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全文)

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5篇

【篇1】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某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唐山品牌,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倒逼政府简政放权的重大决策部署。区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协商议政的重点,3月份,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部门座谈会,企业座谈会,实地考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民中心,现场听取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对区编办、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际五金城、钢领国际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加大放权力度,提高审批效能,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取消审批事项实现有效衔接。截至去年底,共承接下放取消审批事项13批次65项,其中已承接55项,衔接取消1项,上级暂未下放9项。今年以来,按照市编办要求,对省取消下放的70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衔接。其中衔接取消的18项;
衔接下放的52项。目前,仍有一批取消下放事项正在逐步推进当中。
  二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按照推进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和“应进必进”相关要求,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已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三是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根据《河北省县级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和区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XX年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请要件。目前,压缩审批时限达80.4%,即办件数量达到所有审批事项的56%,行政审批事项实际提前率达到95%。
  四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目前全区涉及行政审批的21个部门132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其中76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延伸至10个乡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利企便民。
  五是建立了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了行政审批、办事程序、服务模式、评价体系标准化,建立了包括3大体系、20个子体系、共230项服务标准。
  二、我区放管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政务服务工作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与路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改革实效与社会各方期盼还有差距。政务服务中心是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中心,实际是还有“两头办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有的“一个窗口办结”、“一次取件”貌似节省企业取件频次和时间,实际前提是全部证件办齐了一次才能取走。在一些环节还存在办事流程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供、办事窗口设置不足、工作人员素质不佳等问题,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
  “放权”和“接棒”衔接不顺畅。一是部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专业性、业务性强,权责不匹配问题突出,存在“接不住”或“接不好”现象。如农经局对应市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等多个局,我区现无专业技术人员,有些下放职能一时难以履行到位。二是个别放权与实际契合度低,如交通、地震等在区级办理量很小,部分事项甚至“零办理”,造成设专人浪费、不设专人又不懂专业的两难局面。
  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一是行政审批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一个备案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一般都要经过10多个职能部门、20多个审批环节,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依然繁多。二是各系统改革缺乏统一标准。如减证便民工作,民政部门不再开具婚姻证明、单身证明等,但申请廉租房、征地拆迁对象认定、银行贷款等,这些证明又必不可少,导致群众不知所措。三是工作作风亟需转变。“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办不成”的情况还客观存在,特别是服务新经济方面,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跟不上,敷衍塞责、推诿拖沓现象偶有发生。
  信息共享存在壁垒。“互联网+”等创新手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联通和审批信息的共享,但不少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都是在纵向网上运行,条块分割严重,尚未互通共享数据,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和企业的工商、税务等基本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使得同一件事项需要多次录入,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影响了审批效率,“一网受理”仍有局限。
  专业性人才面临挑战。随着审批局的组建,审批工作涉及范围不断拓展,人员数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正式人员还未到位,目前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大多是各单位推送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超前服务意识不强,主动对接项目、服务项目氛围还不够浓厚。行政审批局人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窗口部门人员紧缺。比如:实施 “多证合一”登记后,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窗口的业务量呈爆发式增长,“人少事多”影响登记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深化我区放管服改革的几点建议
  要真正实现“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总体要求,就必须牢牢坚持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将改革进行到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着力做好行政审批局改革前后衔接工作。一是开展行政审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并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规范。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统筹谋划机构设置、事权划转。对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划转到位;
对暂不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相关部门进驻或在原部门设置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
  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接权能力。放管服改革,“放”是前提,“管”是基础,“服”是目的。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区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改革目标的系统谋划和过程把控,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加快构建政府部门间、政府与市场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形成改革整体推进合力。二是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特别是应本着人随事走的原则,在下放事项的同时,帮助接权单位培训人员、完善设备、提高水平,杜绝“甩手掌柜”,让基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接权单位要本着接住接好的原则,搞好协调对接,在充实力量、提升能力的同时,加强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应对权力下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下放事项安全着陆。
  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对相关部门已取消而其他部门仍要求群众出具的各种证明,应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来核查解决,而不应该找群众提供。
  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制度标准先行,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争取“最多跑一次”,甚至“最好不用跑”,切实增进路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局人员配备,完成对进驻窗口单位的审批事项、办件流程、人员情况调研摸底,形成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清单,为审批岗位设定及审批事项划转提供准确事实依据。二是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制定部门审批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三是加强审批队伍建设,培养公仆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强化人员学习培训,由原单位对审批局现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篇2】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提升我县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根据县依法治县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我县“放管服”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
围绕全面推进事项标准化建设和“一网通办”目标任务,针对我县在网上政务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以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推广移动政务服务、创新应用服务模式等为重点,推广运用“天府通办”等线上政务服务品牌,积极推进“一次办、网上办”“一证通办”“最多跑一次”,提升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动态调整《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积极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二、主要任务
推进“一次办、网上办”改革。
一是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一目标,聚焦企业开办、工程项目、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登记、交通、户籍管理等领域,梳理企业群众办件量较大的高频事项,9月底前各行权单位梳理出50件以上企业群众“一事一次办”事项清单。二是组织对“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环节予以归并压缩、取消,形成“一事一次办”新

办理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三是推进实体大厅与网上平台集成融合,推进线上线下同一标准、同一流程,实现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连办、一次办好。四是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制度,推行现场办事引导服务,推行温馨服务、文明服务,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相关材料齐备的前提下一次办好审批服务事项,努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满意。
(二)积极推进“一证通办”“一照通办”。
一是结合实际梳理企业群众依申请办理的高频事项,大幅精简办事过程中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实现申请人提交材料平均减少50%以上,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二是在公安、税务、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住建、医保、人社、司法等部门建立高频事项容缺受理制度,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缺失的审批事项,经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窗口依申请先予受理,当场一次性告之需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时限补正处理办法,在申请人补正全部材料后,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及时出具办理结果意见,颁发相关批文证照。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容缺办理综合服务窗口,申请人向窗口递交材料经初审符合“容缺受理”条件的,开具容缺受理告知单,申请人在期限内补正材料后,容缺受理窗口开具受理通知书。未在期限内补正的,短信通知申请人并作退件处

理。三是11月底前梳理形成“一证通办”“一照通办事项清单”,积极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实现部分事项仅需凭营业执照和居民身份证等就能“网上办”掌上办”。四是推动高频事项的移动办理,为企业、群众提供套餐式服务,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真正实现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
(三)规范统一政务服务事项。
一是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一目标,聚焦企业开办、工程项目、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登记、交通、户籍管理等领域,梳理企业群众办件量较大的高频事项,9月底前各行权单位梳理出50件以上企业群众“一事一次办”事项清单。二是组织对“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环节予以归并压缩、取消,形成“一事一次办”新办理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三是推进实体大厅与网上平台集成融合,推进线上线下同一标准、同一流程,实现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连办、一次办好。四是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制度,推行现场办事引导服务,推行温馨服务、文明服务,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相关材料齐备的前提下一次办好审批服务事项,努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满意。
(四)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
我局于2020年8月起,开始着手好好差评系统建设,耗时一个月,

总投资9万余元的系统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行从目前的的情况来看:我县的大多数部门都是用的是各个业务上级部门的专网,由于上级部门的专网还没有与省级的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链接,所以,还不能实现好差评在政务服务平台上的数据传输。目前,税务系统正准备与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链接,到时,税务系统就可以运用“好差评系统了。(五)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
相对集中行权事项事项清理工作方面:8月25日县编办下发了《关于清理上报相对集中形式权力事项的函》,根据各单位的上报情况,拟划转87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和其它行权事项,我局也积极主动与相关行权单位对接,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努力推动和清理中。


【篇3】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有关报送“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黄平县消防救援大队 关于报送“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县发展和改革局:
为更好发挥消防救援机构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按照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件要求,县消防救援大队对消防行政审批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真查找原因,深刻剖析原因,及时发现问题整改措施。现将我单位所涉及任务事项的全年工作推进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规范化建设情况 按照黄平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要求,消防大队窗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统一着装,文明用语、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和办公资料统一摆放整洁有序,因公、因私外出皆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遵守计算机网络操作规程和办公设备使用规定,工作时间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窗口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法定依据、办公电话和承诺时限,制作统一格式的办事指南,便于广大群众的查询,自觉接受群众日常监督。

二、窗口服务情况 (一)严格实行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制度。大队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1个窗口,1名首席代表。

(二)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服务承诺制。窗口工作人员初审申报材料时,对不符合条件的,能进行一次性告知补正事项,方便办事群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于不能解决的情况,窗口工作人员按照首问负责的原则不推诿、不扯皮,积极与大队相关责任人联系,热情细致做好解释工作;

对于不属于本岗位工作范畴的,耐心详细地告知到相应窗口进行咨询或办理,准确告诉相关窗口的位置或相关部门的电话;

对于接件工作中遇到事多量大的情况时,窗口工作人员能自动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受理申请事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实现服务承诺。


(三)为办事群众提供热情、微笑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一贯注重仪容仪表,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微笑服务。对来电、来访的办事群众,热情接待,耐心解答,积极引导,言行举止和善得体。截至目前,县政务服务中心消防窗口共受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24件。

三、廉洁自律情况 窗口工作人员始终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在审查过程中,坚持廉洁办公、公正审查、不徇私情、秉公办理,果断杜绝“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对于前来的办理群众,不论地位高低、关系亲疏,都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时刻牢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政府形象。使窗口工作保持“公平、阳光”,实现了全年无投诉。

四、整改措施 (一)加强工作提醒,谨防办件超期,消防窗口值班人员要经常性查阅各项办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

(二)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窗口工作人员从业水平和服务态度上提高办事效率,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确保各项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三)深入推进消防坚决扭转软、懒、散的缺点和不足,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对照标杆和先进典范,要迎头赶上,坚持便明服务宗旨,提升服务窗口建设。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此次自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深入细致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力度,认真查找薄弱环节,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问题导向。消防队将持续加强窗口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能力学习培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讲话精神及重要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将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尤其是针对各类督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思想意识,落实问题整改。

(二)提升标准要求,强化整改落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
取强有力措施提升业务工作,为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深入分析查找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结合我单位实际,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切实将出现的问题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

(三)提高目标责任,强化跟踪问效。消防队将以此次自查为契机,严格细致地做好每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树立尽职免责意识,推动消防窗口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黄平县消防救援大队 2021年10月26日

【篇4】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精品文章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江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和“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四位一体,纵深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推进有序,为全面建设“四个江油”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社会保障。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突出人才优先,招才引智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1.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建立民营企业招工用工服务平台,常年免费提供招工服务;
有计划的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和巡回招聘,确保民营企业用工需求。xx年至今,组织大型现场招聘会10场,新增就业9051人,为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534万元;
组织大学生就业见习185人,发放创业补贴142.3万元,新增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93人、返乡农民工创业2302人,带动就业7245人。
2.鼓励企业技能提升培训。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对新招录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标准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补贴,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以人社部门牵头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推行校企双师联合培养,广泛开展“订单式”“委培式”等培
精品文章
训,促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绵阳市级和江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分别给予所在企业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对在绵阳市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高技能人才,分层次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xx年以来,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112人,品牌培训381人,创业培训464人;
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式”培训3期,培训的133人中有85人晋升高级工。
3.实施招才引智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全职引进一、二、三类领军人才和高级人才,支持柔性引才聚智。按标准给予一定的引才奖励和购房、租房补贴,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每年单列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每年400万元人才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认真配合升级出台以“三大人才引进计划”“五大培育激励工程”为主体、涵盖47个政策点的“李白故里英才计划”。目前,围绕“一基地一集群”和四川先进制造强县建设,已建成21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吸纳各类“双高”人才60余名。xx年新增引进高层次人才53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556.26万元。
(二)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1.构建宽松经营环境。突出优化政务服务,继续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积极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近年来,市人社局进一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执法检
精品文章
查预案规定,除发生投诉和上级专项检查行动外,劳动保险监察机构均不随意到企业进行监察;
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减少抽查的比例和频次;
严格落实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制度,对连续三年被评为劳动保障诚信“a”级的企业,一个评定周期内免于日常巡视检查。认真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社会保险登记工作,企业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企业社会保险登记时,统一采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再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也不对已参保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换证,并取消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年检和验证。
2.落实社保降费补贴。按照政策规定,积极落实社保补贴,严格落实社保降费政策,推进阶段性降低保险费率工作,为企业经营减负。自xx年5月1日起,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9%降至16%;
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继续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其间:失业保险总费率降至1%;
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在现行基准费率基础上下调50%;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下限xx年为50%,2020年为55%,2021年为60%。
3.提供便捷法律服务。为企业提供劳动用工管理顾问服务;
实行劳动争议仲裁流动仲裁审理制。依申请,仲裁机构可到用人单位开庭审理案件;
协助建立健全内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升企业自主预防解决争议的能力,助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截止目前,xx年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84件,在用人单位开庭一次;
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精品文章
组织138家。
4.紧扣改革转职能。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改革。扎实做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征收政策调整宣传解释。主动谋划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安置工作,积极做好社保费征收职能划转工作。
(三)突出服务意识、聚焦“放管服”改革,加速推进群众满意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修订人社工作纪律和服务规范,建立四级巡查督查机制,强化服务作风。提高服务品质,完善一次性告知书制度,疏理公布“取消证明”“最多跑一次”两个清单,取消证明58项。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169项,全程网办164项,均超过全部事项的90%。
2.扎实开展疏堵去痛解难活动。开展“换位体验”“局长跑窗口”“网友进大厅”等活动,查找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增设“社保卡信息维护”窗口,协调各银行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办卡流程;
整合退休窗口和流程,实现一条龙快捷服务,提速50%以上。
3.认真开展多样化便民服务。加强乡镇、村(社区)基层平台建设,下延服务42项,推行“一站式办结”+“上门、延伸、代办”的“1+3”服务模式。坚持周六延时服务,积极引进一体化自助服务机,自主开发政策查询机,大力推广绵阳智慧人社app、人社微信号,全力拓展“互联网+人社”服务范畴。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精品文章
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技术工人、青壮年需求大,供给少。同时由于外部经济形势不佳,可能引发农民工返乡潮,稳定就业难度不断增大。二是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带来挑战。目前正处于社保征管体制改革、医保、生育保险职能划出改革的关键期,如何平稳过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如何形成较好的部门协作仍需思考探索。三是人才工作还有差距。人才工作的手段拓展不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江油发展需求,特别是对技能人才需求较大。四是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业务仍无法实现网上办理。
(二)对策建议
1.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面发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一是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新建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农民工保障服务中心、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域,探索市场化运营管理,组织“春风行动”等系列大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二是确保全市就业稳定。扎实做好去产能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实现全年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工作目标。三是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积极参加“衢州——绵阳”等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活动,在拓展本市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稳定农民工外出就业规模,确保全市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在23万人。
2.坚持“产业为基”聚焦“项目为大”,大力实施人才振兴战略。一是全面实施人才新政。配合市委组织部实施好高端人才“领聚计
精品文章
划”、骨干人才“融聚计划”、柔性引才“智聚计划”三大人才计划和企管人才“领航工程”、技能工匠“锻造工程”、乡村人才“振兴工程”、英才激励“博爱工程”五大培育激励工程。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力度,逐步完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全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以上。二是大力推进“技能江油”建设,紧贴“一区多园一走廊”工业发展需求,实施“诗城工匠”培养工程,新建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职业教育,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按照不同工种和等级进行1000至6000元的补贴,加快培育一批实用性技术工人和顶尖技能人才,为江油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合格的产业大军。
3.夯实民生底板增强群众“三感”,扎紧织密社会保障网。一是加速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增强群众幸福感。以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为目标,健全全民参保信息系统,实施精准扩面。畅通各类保险转移接续,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提高保障水平。认真做好社保基金和就业基金的风险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系统性风险。二是稳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增强群众安全感。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稳妥会同税务部门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改革,切实按照机构改革部署做好社保、医保职能划分与协调配合,妥善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调整后的参保安置工作。三是大力实施“江油人社事、最多跑一次”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持续优化便民服务,深入推进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乡镇、村(社区)平台标准化建设,打造15分钟人社服务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
精品文章
“社银一体化”、“综合柜员制”和人社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窗口队伍建设,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力疏堵去痛解难,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四是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按照上级部署,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实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和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确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为全市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4.严格依法行政打造阳光仲裁,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支持服务实体企业规范用工。开展政策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增强企业依法用工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维权能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以调为先,统筹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调动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和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二是加强治欠保支工作。加强日常巡察和专项检查,认真做好迎接国家、省、绵阳考核工作。在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推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等制度落地落实,确保农民工工资建账率、直发率、按月实名发放率90%以上,工资保证金、政府项目清偿率100%,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三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加强调裁审衔接,推进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
内容仅供参考

【篇5】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
摘要:近年来,我区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加大放权力度,提高审批效能,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放管服改革,“放”是前提,“管”是基础,“服”是目的,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
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XX品牌,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倒逼政府简政放权的重大决策部署。区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协商议政的重点,3月份,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部门座谈会,企业座谈会,实地考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民中心,现场听取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对区编办、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际五金城、钢领国际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加大放权力度,提高审批效能,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取消审批事项实现有效衔接。截至去年底,共承接下放取消审批事项13批次65项,其中已承接55项,衔接取消1项,上级暂未下放9项。今年以来,按照市编办要求,对省取消下放的70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衔接。其中衔接取消的18项;
衔接下放的52项(涉及县区级衔接下放的有3项,我区已全部衔接)。目前,仍有一批取消下放事项正在逐步推进当中。

二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按照推进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和“应进必进”相关要求,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已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三是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根据《河北省县级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和区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2017年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请要件。目前,压缩审批时限达80.4%,即办件数量达到所有审批事项的56%,行政审批事项实际提前率达到95%。
.

四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目前全区涉及行政审批的21个部门132项事项(行政许可事项100项、公共服务事项32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其中76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延伸至10个乡镇(街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利企便民。
五是建立了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了行政审批、办事程序、服务模式、评价体系标准化,建立了包括3大体系、20个子体系、共230项服务标准。

二、我区放管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政务服务工作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与XX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改革实效与社会各方期盼还有差距。政务服务中心是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中心,实际是还有“两头办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有的“一个窗口办结”、“一次取件”貌似节省企业取件频次和时间,实际前提是全部证件办齐了一次才能取走。在一些环节还存在办事流程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供、办事窗口设置不足、工作人员素质不佳等问题,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放权”和“接棒”衔接不顺畅。一是部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专业性、业务性强,权责不匹配问题突出,存在“接不住”或“接不好”现象。如农经局对应市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等多个局,我区现无专业技术人员,有些下放职能一时难以履行到位。二是个别放权与实际契合度低,如交通、地震等在区级办理量很小,部分事项甚至“零办理”,造成设专人浪费、不设专人又不懂专业的两难局面。
(三)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一是行政审批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一个备案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一般都要经过10多个职能部门、20多个审批环节,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依然繁多。二是各系统改革缺乏统一标准。如减证便民工作,民政部门不再开具婚姻证明、单身证明等,但申请廉租房、征地拆迁对象认定、银行贷款等,这些证明又必不可少,导致群众不知所措。三是工作作风亟需转变。“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办不成”的情况还客观存在,特别是服务新经济方面,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跟不上,敷衍塞责、推诿拖沓现象偶有发生。
(四)信息共享存在壁垒。“互联网+”等创新手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联通和审批信息的共享,但不少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都是在纵向网上运行,条块分割严重,尚未互通共.

享数据,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和企业的工商、税务等基本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使得同一件事项需要多次录入,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影响了审批效率,“一网受理”仍有局限。

(五)专业性人才面临挑战。随着审批局的组建,审批工作涉及范围不断拓展,人员数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正式人员还未到位,目前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大多是各单位推送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超前服务意识不强,主动对接项目、服务项目氛围还不够浓厚。行政审批局人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窗口部门人员紧缺。比如:实施 “多证合一”登记后,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窗口的业务量呈爆发式增长,“人少事多”影响登记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深化我区放管服改革的几点建议
要真正实现“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总体要求,就必须牢牢坚持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将改革进行到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一)着力做好行政审批局改革前后衔接工作。一是开展行政审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并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规范。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统筹谋划机构设置、事权划转。对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划转到位;
对暂不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相关部门进驻或在原部门设置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
(二)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接权能力。放管服改革,“放”是前提,“管”是基础,“服”是目的。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区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改革目标的系统谋划和过程把控,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加快构建政府部门间、政府与市场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形成改革整体推进合力。二是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特别是应本着人随事走的原则,在下放事项的同时,帮助接权单位培训人员、完善设备、提高水平,杜绝“甩手掌柜”,让基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接权单位要本着接住接好的原则,搞好协调对接,在充实力量、提升能力的同时,加强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应对权力下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下放事项安全着陆。
(三)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

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对相关部门已取消而其他部门仍要求群众出具的各种证明,应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来核查解决,而不应该找群众提供。
(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制度标准先行,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争取“最多跑一次”,甚至“最好不用跑”,切实增进XX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五)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局人员配备,完成对进驻窗口单位的审批事项、办件流程、人员情况调研摸底,形成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清单,为审批岗位设定及审批事项划转提供准确事实依据。二是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制定部门审批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三是加强审批队伍建设,培养公仆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强化人员学习培训,由原单位对审批局现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深化 地震 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地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