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10篇)

篇一: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案例分析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科目:美术学校: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授课教师:毛利群[课题]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通过学生装、校服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活动,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常识2.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符合中学生特征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着装观,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难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教学载体]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教学方法]欣赏、讨论、讲解、示范[学法指导]边看边议边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1.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色?2.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服装的色彩设计;服装的面料选择3.小练习:每人尝试设计男女学生装各一套,并写出设计思路效果图的绘制:铅笔画草图→彩笔着色完成4.小组活动:各小组讨论并模拟制作艺术节的演出服一套用碎布头、彩纸或塑料、纸盒等废旧材料剪贴:画轮廓→剪服装→粘帖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一堂别开生面的“服装欣赏”课会昌实验学校李晖[有关背景]:本人是一位年轻教师,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能努务钻研,积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极探索今年是浙美版新教材第一次在余杭区使用,本人从研究课题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摆脱“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提高欣赏与评述能力今年正赶上七艺节《时尚百年服装展》在杭州展出,我无意间去参观并拍摄了一些照片在讲《走进美术》这节课中的艺术设计前,我左思又想怎样把艺术设计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关心时代的发展,加强社会责任感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选择了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初一班来上这节课[案例描述]:1、学生当回设计师:师问假设你是一名设计师你设计服装你要考虑到那些?生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如:好看的、质量好的、冬暖夏凉的、合适全体人购买的我对学生的回答一般不会做否定的意见,都以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还有的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说,我会设计出大方的,颜色不是很亮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下子激发了我的想法我问学生:你们对老师的穿着进行评价?这回可好,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都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叫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学生这样总结,老师的衣着简单,朴素,不花枝招展,给人以一种亲近的感觉这样,一个不经意的问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从学生的眼里能看得出他们特别的喜欢我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件好的设计所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作以总结2、学生当回欣赏、评述家:师问你们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比较一下爷爷、爸爸、自己的服装?生回答:爷爷穿的是中山装,爸爸穿的是西装,我穿的是校服这时屏幕上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人映入学生眼帘哇!学生一下子安静下来,从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人,今天走进了课堂接着三四十年代旧上海旗袍,具有鲜艳特色的文革时期的军装,简朴实用的青年装,还有现代流行的一些服装,品牌装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虽然以前在电视或电影等上看到过一些服装,但从没看到过这么齐全的,所以表现的很激动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举手发言,有的对旧上海的旗袍特别感兴趣,款式、颜色的多样,还有的说:那些服装看起来这么的“土”,如果我们穿出去的话非被人笑死,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我记忆忧新,老师我看到这些服装好象把我从100年前带到了今天,我从中国时尚百年服装展中,能看出中国社会在进步,同时每个时代的服装也正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正是中国百年历史的写照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也洋溢出愉悦的笑容3、学生小组讨论:我教学时比较喜欢结合实际,我就对中国旧上海的旗袍做以讨论内容,我问:假设老师身穿一件旗袍走进教室,你们会怎样?你知道么,学生怎样回答的A组:老师如果你要穿的话事先告诉我们B组:老师你的身材是不是胖了一点C组:老师会不会撑破D组:哇!“老师,我们会吓死”E组:老师我认为不适合在教室穿,如果在婚礼上或晚会上会合适我没有批评学生的回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答,反而,我又把服装设计的原则,要素及在我们选择的时候要适合自己及场合且不要追星教给学生学生又问我:老师什么是时髦?什么人领导潮流?学生回答:时髦就是与众不同,花枝招展设计师、街上无所事事的小混混领导潮流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总结新颖趋时,谓之时髦,而为时之所尚,则为时尚时髦是明确的时髦女人,一看便知:打扮入时,涂脂抹粉,招摇过市她们中有清醒的也有盲目的清醒者会因红头发适合自己而追随潮流去染发,在追随中仍不忘保持自己的个性(来自:海达范文网: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而盲目者是看什么时髦、什么流行就追随什么她们不明白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仅仅因为它“流行”--流行就是好的,于是吃减肥药、穿瘦身裤、着露脐装、穿低胸上衣、拔眉纹眉、纹眼线唇线、留各种怪异的发型、染成像营养不良的颜色……诸如此类真正的时髦需要文化,文化首先是审美,而美首先是顺眼,是看上去舒服真正有文化的时髦和流行,经得起时间考验我认为领导潮流的无非是设计师或一些影视明星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案例点评]:通过这节欣赏课的学习我认为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这样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展开情况来看,我本没打算把服装欣赏及评述讲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的这么具体,只想让学生欣赏时尚百年服装展但学生的反映、表现和极度的热情让我不舍得不给他们深入讲解因为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是一种自主性的主体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学生“悟”的过程,没有感受、体验、思索、品位的过程,没有这样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似乎也像骆驼穿针孔一样难针对学生好奇的心理,想了解更多的人文背景,中国的文化等等,所以,就学生的喜好展开了进一步的启发联想,以达到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欣赏能力、评述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真正做到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形象计卡设虽然卡通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它以亲近自然,可爱夸张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甚至很多成年人也是对卡通情有独钟“卡通文化”已经伸向全世界各个角落无数的儿童书,画册、作业本、书包、铅笔盒、衣帽服饰、贴纸等等到处都是卡通形象卡通正逐步成为青少年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卡通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他特有的表现手法,具有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一些卡通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有善恶、有美丑、有现实与想象、有历史与未来生动有趣,学习卡通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课知识内容丰富,包括了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漫画、卡通画两方面知识通过对卡通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对卡通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并尝试用卡通形式设计一个卡通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思路:通过播放卡通片,引导学生欣赏卡通作品,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卡通画的特点和形式,以编一个有趣的卡通故事为题启发同学们的思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方法特点及表现的语言,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设计卡通想象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具准备:vcd卡通片图片若干张动物人物表情场景图片等等学具准备:铅笔卡通图片颜色等教学过程:篇二: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走进水墨画教学背景: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教学过程: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习,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平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案例,我有以下收获:1、更新教学理念,学习使用探究性教学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案例的设计,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在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复制”的被动型学习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4、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教学手段的创新,是体现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从不被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完全听命于“老师的答案”和有限的书本知识的狭窄范围里,这样无情地扼杀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而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学者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学习方式富有创意,注重个性的发展既有把联想变成作品,又有小组成员的作品展示这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实现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相互统一这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他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5、运用了综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是体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综合体系,是教学者教学理念的检测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美术作业,而对于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并不是很关心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像与不像”来实现的因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这一案例的创设,展示出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6、学生的作品还不是很成熟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画的并不理想,我告诉他们,这很正常,国画是要有多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好笔墨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的效果一位画家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我相信,只要有热情、有恒心,就一定会有收获的篇三: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初中美术教学花卉装饰画教材分析:《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第14册第3课,本课的设计以“花”的造型变化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的方法,采用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美丽的花卉装饰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一定认识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一定的任务教学思路: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卉装饰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例如:概括、归纳和夸张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饰画,美化生活空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对花卉进行取舍、夸张和变形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手法设计花卉装饰画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卉图案学具准备:铅笔、水粉颜色、水粉笔等色彩用具、花纸教学过程:234课后反思: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我还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发现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在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与花卉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篇二: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

  教

  材:六年级美术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体

  会

  线

  的韵

  律

  单元课时:

  2课

  时

  教材分析:

  以视觉语言为主题单元化编排教材,是少儿版初中美术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二期课改的重

  点,对于美术学科而言,于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美

  术学科也提出新的要求——即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

  线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通过单元教学让学生体会线的韵律、学习线的知识和线的表

  现技能。在以往的教学中,把学习“线”的侧重点放在用线

  来造型,追求描绘形象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过分拘泥于对绘

  画基本技法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线所表现的艺

  术美感的体验与感受。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对以

  线为主的作品欣赏,以及通过记号笔、毛笔、水笔等绘画工

  具创造性地进行线的练习,把学生的注意点从表现形象引向

  线本身所具有的韵律美,并感受中国画中线的韵律美,有机

  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单元教学内容:

  通过以线为主的作品欣赏以及命题创作练习,初步感受

  线的韵律美;小组探究如何用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形式多样又

  充满韵律美的线;体验线构成作品中的线与国画中线的不同

  韵律美,感受中国画博大精深,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以线为主的作品欣赏,了解美术作品

  中的线不仅能够造型,其本身还具有韵律美;能运用线进行

  简单的主题创作,用中国画笔墨探究线的特殊韵味,用几何

  线设计线构成,用所学的韵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小组探究,发现并了解

  美术作品中“线”这一造型要素的意义。用三种绘画工具尝

  试和探索线的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线不仅能造型,而且不同的线

  有不同的韵律美,尤其体会中国画中“线”的艺术魅力。理

  解不同韵律的线与作品主题的关系,知道线装饰着我们的生

  活。

  单元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线的丰富多彩,线不仅能造型还具有独特

  的韵律美和审美特征,尤其体会中国画中

  “线”的艺术魅力,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2、现实生活中,线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注意点从线可以塑造形象引向线的韵律美,并真正体会不同的线有不同的韵律美。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预初年级的学生因为绘画基础还比较薄弱,虽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对线本身所拥有的韵律美一般都很少关注,对

  线与美术作品主题的关系更不会去思考。所以,在本单元两

  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有趣的练

  习,比较分析等方法把学生带进“线”的艺

  术世界,充分感受和体验“线”所蕴涵的节奏美和韵律

  美,懂得线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感受线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的线会使人产生不同感受,线是

  丰富多彩的,初步感受线的韵律美;用记号笔画线的形式

  表现一幅主题画。

  过程与方法:图文配对、听音乐画线、欣赏以线为主的作品,自选主题完成一幅以线为主的作品并展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线不同的韵律美,理解不同韵

  律的线与作品主题的关系,在表现主题画中体验线的韵律

  美,知道线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美术、书法作品中线的韵律美,理解不

  同韵律的线与作品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记号笔完成

  一幅以线为主的命题画,体会线所具有的表现力。

  教学准

  备:

  教

  师:多媒体课件、4张铅画纸、双面胶

  学

  生:记

  号笔、彩色画纸

  教学过程:

  、导

  入:用一支彩色铅笔与一幅用笔组合的作品设

  解

  析: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揭示

  课题快速明了。

  二、欣赏感悟线的韵律美

  1、读图说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线并编号。

  2、图文配

  对练习

  解

  析:学生依据媒体出现的文字,找到黑板上相应

  的线。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线会引发不同的表情联想。

  3、听音乐画线

  解

  析:听音乐画线,体验线除了能造型还如

  同音乐的旋律一样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音美结合教学,让

  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然地走近线、感受线的魅力,体

  现了新课程学科整合的新理念。

  4、欣赏、分析以线为主的作品

  解

  析:引导学生发现大师是怎样运用线的韵律美表

  现创作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明白合理运用线的韵律美,可以更好地突出作品主题。运用媒体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资

  料补充欣赏,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局限于书本图例,增

  加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自然整合。

  5、欣赏生活中的几幅画面

  解

  析:让学生感受

  线在生活中所展示的魅力,明白线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6、欣赏同龄伙伴的作品,激发创新思维。

  三、作业要求

  主题:小雨沙沙

  杨柳依依

  光芒四射

  微波荡漾

  1、用自己喜欢的线,表现一个主题。

  2、体现线的节奏美

  和韵律美。

  注:在学生分组讨论主题表现方法,教师演示帮助理解

  的基础上学生练习

  解

  析:学生自选主题,用记号笔进行线的表现练习,保证作品展评时更清晰,达到审美的基本要求;四个命题都

  是学生常见的生活景象,既亲切又熟悉,容易激发学生的创

  作热情,也降低了难度,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让美术走进

  生活,让教学贴近学生。

  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四、作品展评

  1、要求将作品贴在对应的主题下,注意有序排列。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解

  析:作品展评,要求学生将作品

  贴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对应的主题下,这样很自然地生成了

  四幅大作,既体现了审美又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创作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五、拓展欣赏

  今天课上我们通过美术作品初步感受了线的韵律美,体

  验了记号笔表现的线的韵律。如果改变工具、材料、表现形

  式,线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解

  析:出示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形式的以线为主的作品,激发学生作进一步探究新知,增强学生发现美、创造

  美的意识。

  体验线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国画与线构成中线的不同韵律,尝试用水笔、尺或圆规设计一幅线构成作品

  过程与方法:小组探究、作品赏析、实践比较、交流感

  受等方法,完成线构成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毛笔画线的乐趣,体会传统国

  画与线构成中线的不同韵律,喜欢用线表达自己的情感,美

  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在与线构成比较分析中提升对中国画中

  “线”的韵律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线构成

  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墨水、宣纸、画纸、色卡纸

  学生:

  毛笔、水笔、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内容

  1、小组探究练习

  要求:分组合作探究,怎样才能用毛笔画出形象各异的线?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

  解析: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合作探究,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培养团队精神;为下一

  环节赏析中国画作好铺垫。

  2、小组探究成果展示

  解析:

  小组探究成果展示,让学生感受笔墨的神奇所在,同一画笔

  能表现不同韵律的线。

  3、出示吴冠中的《山花烂漫》

  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大师画中所用到的线是怎么画的?为何要用

  这些深浅不一、形状不同的线?与作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4、欣赏《五牛图》,进一步分析传统国画如何运用线的韵

  律表现形象的?

  5、写意山水画作品的浏览欣赏,了解山水

  画中用线的独特之处。

  解析:选用三种国画题材的作品引

  导学生进行赏析,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帮

  助学生更深

  入地了解到我国传统国画中线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

  感。

  6、比较感悟:学生用尺或圆规随意画几

  ,根线,并与

  墨线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7、欣赏学习线构成的基

  本法则

  三、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

  1、自选一种线构成法,完成创意设计。

  、标注:构成名称

  3、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各组彩卡上。

  四、作品展评

  1、学生交流体会,和灵感的出处。

  2、学生互评,提

  出改进意见

  3、教师点评

  解析:以“线构成”作为练习,要比临摹

  一幅写意国画易于操作,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

  外,让学生用“最机械、最缺乏情感的线”创作出具有特殊

  魅力的“线构成”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创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充满情感的中国画线的理解,渗透

  民族精神教育。作品展示以小组形式呈现,更能体现构成的独特美,一个小组就是一件作品,6个小组作品放一起展示

  又生成了一幅大作,让审美贯穿在教学中

篇三: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森林之歌—美术与环境》

  1、了解?相环、?彩三要素(?相、明度、纯度)和?彩对?(?相对?、明度对?、纯度对?)等?彩基础知识。

  2、表达对?彩的感觉。

  3、培养学?对??然的情感和保护??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相环、?彩三要素(?相、明度、纯度)和?彩对?(?相对?、明度对?、纯度对?)等?彩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相环、?彩三要素(?相、明度、纯度)和?彩对?(?相对?、明度对?、纯度对?)等?彩基础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活动教学策略及意图

  1、课前准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集中精?准备上课

  2、导??标播放?动的视频导?课题学?观看让学?感受到??然丰富的?命?彩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3、导学达标播放婺源四季?然风光学?观看后结合课本中的画?谈谈对四季森林?彩印象由?然风光的美丽过渡到森林四季?彩的特点  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已??中的?彩学?观看并讨论四季?彩变化真实的造化之美与艺术的魅?对?,让学?感受到真实与艺术的不同  教师?结:四季?彩的特点  教师讲解三原?、三间?、三复?并画出???相环教师指导学?实践调?了解?相环,?彩三要素和?彩对?等?彩基础知识

  3、导学达标教师实践演?  多媒体演?  教师讲解?彩三要素和?彩对?(多媒体演?)让不同?相?服的学?上讲台,学?说说他们的?彩对?(?相对?,明度对?,纯度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对?彩的有关知识理解更深刻  引导学?分析名画佳作的?彩及时提?学?运?本课所学的?彩知识加以表述学?欣赏后回答让学??所学到的?彩知识分析名画佳作,提?学?的鉴赏能?

  4、知识运?教师提问:

  1、环卫??为什么户穿黄?的?作服;

  2、红、黄、绿灯运?了什么?彩对?;学?讨论回答让学?把所学到的?彩知识运?到实际?活中

  5、拓展讨论森林是?类?存不可或缺的朋友,在全球环境?益恶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会?优美的?彩去赞美歌颂它,还应该树?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质疑:如何从实际?动中去保护环境?学?讨论如何从实际?动中去保护环境。培养学?热爱??然的情感和保护??然的意识。

  6、课外练习1、做???相环;

  2、书中东?魁夷的《湖》和科罗  的《枫丹?露森林》分别属于什么?调?它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3、从今天起我们每个?都要成为保护地球环境的?卫?。篇?《触摸美丽》

    ?、教材分析  《触摸美丽》这?课属于“设计?应?”类型课,课?旨在透过?活中平凡,朴实的材料发现美,培养学?对美的感受能?,在感受美的同时培养想象思维的能?,提?对艺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

    教学内容:认识材质和材质的演泽运?。  ?、学?分析  ?年级学?有较强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对事物充满好奇感,有独特的见解,表现欲望较强烈,能?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发挥集体协作的?量,喜欢探究问题,这样便于学?运?不同的材质进?创作,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学?通过认识、感受材质,基本掌握运?材质来进?创作。

  2、过程与?法:培养学?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学习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材质之美,提?学?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感;培养学?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以审美之?来感受?活、看待社会。  四、教学重点  材质的形式语?及运?材质形式特征来进?创作。  五、教学难点  材质与形式特征的和谐对?原则的运?。  六、教学准备  教具:教科书、卡?、多幅不同材质制作的范作、各种材料。  学具:搜集多种制作材料,准备制作?具。  七、教学?法  教法:开放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较教学法、练习法,以分?合作的?式培养学?参与集体、综合创作的活动能?。  学法:欣赏中理解、?较中总结、练习中创新、讨论评价与反思。  ?、教学程序  教学结构师?交流活动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活动  欣赏作品导?新课(4分钟)

  1、出?国画《猫头鹰》和装饰画《猫头鹰》,问:这两幅作品表现的都是猫头鹰,但它们表现?法有什么不同?  分析其表现?法有什么不同(?个是??笔画的中国画,?个是?芦苇、?节、布、扣?等材料做成的猫头鹰)

  1、吸引学?的?光,锻炼?头表达能?。

  2、培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3、初步了解装饰画的特点。

  2、欣赏作品:(1)出?装饰画《风车》,问:这幅作品是?什么材料做成的?(2)出?装饰画《乡村美景》,问:这幅作品美在什么地??学?回答问题

  3、导?新课,板书课题《触摸美丽》  体验探究认识材质(4分钟)

  1、认识材质。问:你?中的材料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通过触摸、撕扯、敲击、搓揉等?段感受体验?头、布、?线等不同材质的软与硬、光滑与粗糙等质感特点。学?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增养学??主学习的能?。

  2、问:?常?活中的材质在?们?中有什么感觉?例:?头在我们?中是什么感受?棉花是什么感受?要表现现代感?什么材质?要表现古朴感?什么材质?

    学?举例说明,讨论不同材质在?们?中的感受。(?头都很坚硬,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棉花轻盈柔软、温馨;不锈钢可表现现代感;?质材料?然质朴,可表现古朴感。)

  3、师?共同?结:材料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不同的格料表现会产?不同的艺术效果。  学习探究材质运?  (8分钟)1、出?装饰画《?命之泉》,问:?菱?、?线、扣?组合?成的《?命之泉》,为什么要如此选择材质?能不能换作别的材料??如:树叶能不能做鱼?(出?“树叶鱼”)问:哪幅表现得更形象?学?欣赏、讨论、回答问题了解材料的形式美

  2、师?共识:材质的选择要符合对象的本?的特点。(板书)

  3、欣赏装饰画《?》,问:为什么?要选择棕?的?不是红?的、粗糙的?不是细腻的材料?学?欣赏作品思考回答问题(棕?的粗?绳表现的《?》效果更好)了解材质

  4、师?共识:材质的选择,?彩的选择要和谐。(板书)

  5、出?两幅分别??签、红布制作的装饰画《风车》,问:它们给?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学?欣赏、讨论、分析、回答问题了解材质给?的感受

  6、师?共识:通过对?,不同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板书)  讲授新知(2分钟)1、讲:刚才我们欣赏的?不同材质制作的作品称为装饰画,装饰画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注重形象的平?处理。

  2、讲授装饰画的制作步骤。以《葡萄》为例,?师分步?范,讲解(板书:①构思设计,画出草图;②材质的选择;③制作。)学?观看、思考通过?师?范、讲解,让学?形象、直观地掌握装饰画的制作步骤,为下?学?的创作打下基础。  布置作业  (1分钟)每??组分?合作完成作品:将?幅绘画作品改?不同材料制作的装饰作品或根据不同材料形式特征运?和谐的表现?法进?创作。(?师在?板上画?幅简笔画供学?参考。)(放?乐)1、?组确定制作某种装饰品;

  2、组长分配任务;

  3、采取?组?赛的形式进?制作。提倡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巡视辅导(20分钟)1、了解学?的创作意图,指导装饰画制作,注重学?合作精神的培养。

  2、注意调控学?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学?进?制作,采取?我实践性的学习?式提?学?创造能?。1、调动学?不断完善设计、不断优化制作?艺的兴趣,培养学?合作精神。  堂的活跃性,并提醒学?注意安全与环境卫?。

  3、督促学?以最快的速度做出的作品。

  4、适时参与学?制作,帮助学??起完善创意,提出?些制作改进的建议,不深度介?某个?组的制作过程。2、容?学?思想,与之产?共鸣。

  3、体现教师的亲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品展?评价  (5分钟)?师不参与评价,只是引导学?观察、思考,建议同学们评价作品后利?课余时间将作品完善,把它们挂在教室?供欣赏。(?师引导学?从?意、材质、?彩、构图、风格等?个??进?评价。学?评价后,教师总结归纳学?装的出?表现,表扬同学们,重点表扬某??组?起完成了较为复杂的装饰作品,肯定学?的分?、协作能?强。)每组组长?起上台展?本组假冒作的作品,每组推荐?个同学简单介绍本组作品的设计意图与构思过程,满意在什么地?,什么地??不?,然后同学们互相评价,提出对作品中肯的看法,提出宝贵的意见。1、进?集中的作品展?与评价来提升教学效果。

  2、让学?体验成功与挫折。

  3、提?学?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  课堂总结(1分钟)总结语:不同的材料给予了装饰画不同的?命,装饰画也给予?们不同的美感世界。正如?罗所说:“装饰艺术有如?活的彩链,如果失去了?,?灯将失去光彩。”今天这节课?师感到很欣慰,同学们认识了美、发现了美、并且创造了美。世界上的美是到处存在的,只是缺少发现,平凡中发现美,让我们的?活因我们的创造?变得更精彩!学?课后欣赏、完善作品拓展学?的思维能?,激励学?在以后的?活中多发现美,创造美,提?审美能?。

    附:(板书设计)  作  品  展  ?  第4课触摸美丽  装饰画:

  1、材质的选择要符合对象的本?的特点。

  2、材质的选择、?彩的选择要和谐。

  3、不同的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  装饰画的制作步骤:

  1、构思设计、画出草图

  2、材料的选择篇三《变废为宝——布帖画》

    教材分析:  不同质地、不同?泽、不同花纹的布?料,运?不同的剪裁法,可获得各种各样?动有趣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加以拼?贴,?这种?法制作出来的画,就称之为布贴画。布贴画由于其选材独特,因此更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受到?众的喜爱。  课时:1课时  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的创造能?和动?能?,教会学?利??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拼贴的形式进?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料、剪?、胶?。  教学过程:  ?、导?  欣赏?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共议:?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格,独创新意,?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不同质地、不同?泽、不同花纹的布?料,运?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活中的美。  ?、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有什么不同?(?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法:

  ?打底稿。将??设计的画?构思?铅笔画在?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不同的部位采?不同的颜?进?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拼贴。

  4、局部?范制作,让学?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时,要注意到布料的?彩差异,在个别地?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向,让学?明?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进?画?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下,确定??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布料创作?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观摩优秀作品,对学?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的?信?。  ?结:略

篇四: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未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未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认知目标:了解未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技能目标:临摹一幅未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

  面的书卷气息。

  情感目标:感受末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通过对比花鸟作品与摄影花鸟作品,引导学生探宄工笔花鸟画如何表现对生命的追寻与动植物的特质,分析花鸟画如何借助想象、联想的手法表现诗意的画面。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课型

  1.

  教学内容分析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

  2.

  学习者分析

  这个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实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可能完成一幅较高水平能够挂上墙的工笔画作品,只是需要在材料运用和运笔着色方面,需要老师示范指导。

  3.

  学习目标确定

  认知目标:了解未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新授课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及赏析

  造型天地--轻描重彩总相宜

  技能目标:临摹一幅未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

  面的书卷气息。

  情感目标:感受末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

  4.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

  5.

  学习评价设计

  一、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注意培养教师的即时性评价意识。在起稿、勾线、晕染、调整的不同步骤中及时点评学生作业,并邀请学生谈ー谈不同步骤中的感受。

  ニ、珍惜学生的作品,以班级形式展示作品,在学校网站开辟版面举办学生作品展示。展示作品评价可以是评语,可以是等第,让学生在学校讨论版中参与互评,交流对未人小品临摹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同伴优点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互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交流能力。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作业内容:

  1、新课导入;

  临摹一幅未人花鸟画册页,体会エ笔花鸟画技2、新授课程:A探讨交流,B分析讨论,法。

  C欣赏感悟,D探究分析,E教师演示,F学生作业,G展示评价。

  这节课围绕临摹练习这一手段,培养学生在未人画册中探宄传统花鸟画在造

  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借鉴、继承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临摹步骤,紧贴未画的精髓,体会古人的花鸟画立意与情感表达。技法的演示不宜太复杂,注意渲染时用水、用笔、过渡自然等技法的传授。学生根据能力分层完成或局部或完整小品的临摹任务。

  活动意图说明

  要求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临摹未人小品的体会、用狼毫

  笔勾线时的提按变化、羊毫笔渲染色彩时的接染效果、画面构图的留白空间、细

  致精微的描摹技法、画面蕴含的生机与情意传递,同学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

  7.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

  尝试用兼工带

  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エ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色笔、颜料。

  9.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设计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

  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

  承优秀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临摹练习中鼓励学生体验末人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注意点: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同伴优点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互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交流能力。

篇五: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多篇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1《剪纸》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

  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2课业类别: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年画、风筝、玩具、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常熟花边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今天我们要在六个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学生自己筹备的中国的民间美术馆。

  最后要评出解说员,美术馆,自创作品

  二、新课内容

  1、由年画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2、由玩具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3、由剪纸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

  上具体材料介绍。

  4、由编织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5、由绣品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6、由地方美术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教师在每位解说员讲完后给简单的总结和连接

  三、评出解说员,美术馆,自创作品

  四、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展示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附:教学知识要点

  欣赏要点:民间美术由于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所以,民间美术作品质朴纯真地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和随心所欲的个性,随意性的艺术风采是其艺术特点。故而,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应把握住以下几方面来感受、体会、欣赏。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祝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民间美术的作者即是劳动群众,他们在生产

  劳动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因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间美术品大多有着强烈的情调,造型夸张,色调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味。民间美术由于民俗传统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

  1、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的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十美放风筝》。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飞凤筝的场面。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再看看放飞凤筝的女子们的衣着: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舒缓高翔的风筝,扑面而来初春的轻风,一片舒心祥和的景象。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

  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幅年画寓意深刻之处。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杨柳青年画产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传说发源于17世纪初叶。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虽为民间木版年画,却犹存宋元绘画遗风。杨柳青年画;受北方雕版插图和版画传统的影响很大,其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取材多戏曲故事、胖娃娃和美女,寓喜庆吉祥之意。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杨柳青年:画的制作,以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为其特点,人物头脸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晕染,别具风采,是一种雅俗共赏,具有强烈地方特点的画种。

  在我国南方影响的木版年画是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早在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清代中叶为盛期,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齐名。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一画。①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②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③这幅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④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这是一幅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这幅画中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

  新鲜的事物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如洋房子、火车等),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民间年画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使人回味无穷,即“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柔丽动人的悦目色彩,笑容可掬的人物表情,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并总结出一套经验,如:“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黑靠紫,色发死”等。以上也是我们欣赏分析民间年画时应把握的方面。

  2、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玩的民间游戏品,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工

  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花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又是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品风筝的产地。

  《沙燕》是北京风筝。北京风筝已有300碑的历史。其风筝扎制工艺精细、构思奇巧、型匀称、式样繁多,极具特色,沙燕即是其表。北京沙燕风筝,造型夸张,强调燕子双翅的力度与尾翼的舒展,强调燕眼与爪的尖锐捷。其图案装饰丰富多彩,头部、腹部为固定的样式,胸部可绘以多种纹样,如蝙幅纹、云气纹、牡丹纹,取其吉祥之意。其设色艳丽,注意风筝高飞后的远看效果,同时也注意细部描绘技艺和色彩的表现。

  4、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产于陕西凤翔县的泥玩具《挂虎》。书中挂虎属于挂片类,是馈赠亲朋礼品。在当地至今还有小孩过满月、生日时,外婆家送挂虎或坐虎给孩子们挂在家中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为什么人们藉以各种姿态的虎的形象来寓意驱邪,表达保佑平安吉祥的祝愿?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兽。另外,“_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这是民间美

  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的又一印证。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有的则形成约定俗成的符号造型,如五毒(即:瞻赊、蝎、壁虎、蜈蚣、蛇)。这是我们欣赏民间美术品时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地方,只有发掘出其中寓意,才能体会其构思之妙。

  凤翔的挂虎配色一般以大红、大绿和_为主,以墨线勾画轮廓。这种色彩配置,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这是一种三原色的对比配置,产生对比强烈、醒目鲜明的效果。黑线勾画,使过分对比的色块得以缓和,避免了“火气”的弊病。

  传统的泥、布玩具,在造型上也充分地考虑到其形式、制作技巧等因素与物品的实际用途有机地结合。玩具多重手感的要求而为团块造型。即将虎的腿、尾等处理得很短小,孩子们玩耍时不易损坏。在造型上形成了一种憨态可掬、稚拙可爱的审美趣味。

  5、民间美术的寓意象征的特点,还大量表现在广大劳动妇女的刺绣品之中。这些刺绣品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这种用凤、牡丹、鱼、莲等组成的图案是先民对繁衍崇拜的延续。

  6、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

  艺。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编织品就有100多种。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篮、盘、萄、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欣赏课本上的图例,我们从这些编织品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7、常熟花边的生产是二十年代初从上海发展过来。且多由上海提供图样,上海打样师则又来自山东烟台和青岛。六十年代以来,常熟花边在艺术上大有进展,尤以雕绣见长。它以精巧的技艺在不同布料上绣制各式花样,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镂空,以衬托主题,使花样有立体感。传统常熟花边,多在白布上绣白色花样,或在米黄布上绣灰色花纹,故有称之为“常熟黄白台布”。后来又增加了棉麻交织,针法也发展了彩绣、抢绣、编织绣等三十多种,品种更为丰富。

  课后语:

  2、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话并不多,但却要化更多的精力去备课。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3大嘴青蛙

  教学目的:

  1通过简易的手工制作,学会运用简便的材料进行剪、折、画等技能。

  2通过表现儿童喜爱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简便的材料进行剪、折、画等技能。

  教学难点:提高儿童动手能力。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从小到大,青蛙的成长经过了有趣的演变阶段。它们刚出生时是一只小小的蝌蚪。小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小圆点似的身体,拖着一条小尾巴,像鱼叉不像鱼,随着小蝌蚪一天天长大,它先后长出四肢,尾巴也逐渐消失,长成了小青蛙。青蛙喜欢在池塘,小溪里生活,它的游泳本领特强,据说人类的蛙泳的姿势动作就是模仿青蛙的。青蛙的后腿特别发达,弹跳能力很强,它靠捕食小飞虫为生,特别爱吃蚊子及其幼虫子孓,所以青蛙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我们应该保护它,而不能捕杀它。(板书课题)

  2.读画:青蛙长得很"丑",其外型特点较突出,一双大眼睛长在头顶上,再配上一张大嘴巴,前肢较短,后肢较长,肌肉发达,大肚皮里白色,其他地方是绿色或暗绿色的,四肢和背部有些斑纹,制作采用剪、折、画相结合的方法,制法程序简单,形象概括,而且它的大嘴巴还能动起来呢。

  3.制作步骤:制作时可先选一张卡纸,在纸上确定好青蛙的大小位置后,先对折,用剪刀在青蛙嘴巴处横剪一刀。剪后打开卡纸,按图示的虚线向内折即可,最后再用彩笔或油画棒画上青蛙的眼睛、身体和四肢,一只生动的大嘴青蛙就做成了,如果你把对折的卡纸一张一合,青蛙的大嘴也会随着一开一闭,十分有趣。学生可按教材中的图示进行制作。特别注意要按图示步骤折剪。剪、折后添画的部分需与剪折部分配合。

  三,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4我的家(记忆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家》的录像片断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

  4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

  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o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

  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惠安小姑娘(立体纸工)

  教学目的:

  学习立体工艺的基本技法,以及简单装饰

  的技能,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进行"服饰

  美"、"着装美"的审美教育。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福建泉州地区惠安女的服饰十分独特,令人

  难忘。她们用大花头巾包裹头部,戴一顶_的圆形尖顶斗笠,上衣短窄,露出腰部的肚脐,下

  身是宽松的大裤管,当地人总结为"封建头、民

  巨肚、节约衫、浪费裤"。

  2.读画:本课制作小人偶的方法比较简单,用一个纸筒(卫生纸的内芯)、一个乒乓球就能组成惠安女的基本形,然后根据惠安女的服装特点用彩纸进行装饰。尤其要突出花头巾、短上衣,惠安女上衣的颜色以天蓝色、淡绿色、粉红为多,裤子则多是黑或其它深色调的。

  3.制作步骤:(1)用白乳胶将乒乓球粘在纸筒上。

  (2)用彩纸在纸筒上装饰惠安小姑娘的服饰,装饰时要注意上衣要短,还可以用银色纸做人偶的腰饰。

  (3)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五官,建议学生可画不同的表情。

  (4)将一块三角形彩纸贴在小人物头部做头巾。

  (5)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做出不同造型动态的小人偶。

  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5瓜子贴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肌理美的感受力和平面造型

  设计能力。

  3.学习选择颗粒材料进行贴画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养成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教具:种子,剪刀、胶水等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瓜子贴画的主要材料是瓜子。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等均

  是做瓜子贴画的好材料,而红豆、绿豆、玉米等

  粒状材料也有与瓜子相近的肌理效果。因此课题虽为"瓜子贴画",材料并不局限于瓜子,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区常见的材料。利用它们不同的颜色与基本形状加以组织、拼贴,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画面。

  2.读画:展示多种动物、风景图案造型例图供学生欣赏,特别要指导学生观察体会画面的肌理美感,从中了解颗粒状材料贴画的艺术特点。

  3.制作步骤:通过瓜子贴画的制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养成儿童耐心细致的好习惯。粘贴材料可用糨糊、白乳胶、双面胶等,要选用较厚的纸或纸板做底板,可以粘贴底色背景,也可以不贴。也可用其他材料,如碗、盘子等。

  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

  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篇六: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15篇

  初中美术教案1教材分析:

  一张纸条经过切割、折曲就能设计制作出各种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椅子,本课让学生通过座椅的设计与制作,关注生活,敢于创造。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纸板的切割、曲折,设计制作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椅子与沙发。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知识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椅子的设计,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培养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在思想上关注家乡的变化,提高“三亚是我家,保护、建设靠大家”的好市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生活中充满设计,设计的前提使敢于创造。椅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但很少有人有意识地注意它、研究它、分析它的造型、功能、材料、色彩以及风格、品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椅子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2)难点:

  设计构思。椅子设计用材很少,技法也较为简单,关键是构思。纸板的联想是通过一张纸的切割、弯曲设计椅子,尽可能少去掉或添加纸块,这里含有立体构成的因素。

  教具准备:剪刀,卡纸,双面胶及各种风格纸板坐椅作品(教师)。部分学生优秀作品。

  学具准备:各色硬卡纸,剪刀,双面胶,彩笔,贴纸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导言:

  大家看图片,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图片)

  设问:①你能看出图片上的景物是哪里吗?

  ②你能看到与美丽的景色不协调的地方吗?

  提问:你是否留意过该艺术椅的造型?

  提问:该艺术椅的作用?

  小结:方便。舒适。美观。情趣

  以三亚本市东西两河河堤上的艺术便民座椅受到人为的破坏为切入点。

  (课件展示)残缺不全的艺术卡通便民座椅展示

  ③面对人为的破坏,作为少先队员。团员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观看、讨论

  自由回答:三亚河景,椅子,残缺不全的艺术卡通便民座椅。

  例如:手、足球、动物等

  例如:走累了休息,好看等等。

  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例如保护环境以身作则,以三亚好市民自律,爱护家园,影响家人朋友,设计更坚固更美观的便民座椅

  讲授新课

  要想设计出好的座椅,就先来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其它座椅。

  ⑴生活中的椅子还有哪些呢?

  (课件展示图片)生活中的座椅

  设问:你知道它们的社会功能、造型特点、材料、摆放的环境吗?

  ⑵思考与讨论:(课件展示问题)

  ①体会一下坐在椅子上的感觉,座椅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点击进入:座椅的特点:座椅具有实用、舒适、稳定。以人为本

  ②座椅的结构你了解吗?你看到的椅子都是由几条腿支撑的?它们稳定吗?为什么?

  点击进入:座椅的结构:座椅的结构一般为腿(支撑点)、面(承重点),靠背。

  ③你能用纸板设计制作椅子造型吗?

  这节课我们就是把纸板想象为塑料。钢材。木版等来设计创意坐椅。

  课题揭示:(板书)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

  (课件展示)设问:怎么样通过纸板来设计制作坐椅?(切换FISH)

  (课件展示动画教具、图例、讲解):纸板的联想(构图、卷折)

  小结:由一张纸上通

  过折、卷、利用点、线、面的角度及纸张粗细大小变化,尽量少去掉纸块或加纸块的来完成造型。

  注意:造型要符合现代造型设计的造型特点:简洁、艺术性强、以人为本

  以支撑点(椅子腿)可以是:四条三条两条一条

  (切换FISH)示范其中之一(四线)(两线一面)(两面)(一面)

  (并出示学生优秀创意作品)简述

  学生看图片思考并回答:

  例如:①沙发、生活用椅、办公用椅、公共用椅等。

  ②足球、逗号、花朵等。

  ③家里、办公室、食堂、餐厅、会议室、客厅等。

  学生细心体会坐着的感觉:舒服、稳定等等

  学生观察课桌椅

  学生讨论、观察、回答:由靠背、椅面、椅腿构成。

  数学知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学生欣赏

  师生双边活动

  课堂练习

  以(三亚是我家,“美护”靠大家)为主题

  ①把纸板想象为塑料、钢材、木材等材料来设计制作创意座椅。

  ②比一比,看谁能最快设计制作出即创意、好看、实用、稳定的座椅,作品可为1、2个小椅子或一组椅子、沙发。

  ③要求大胆创新,构思制作可组成小组合作可单独完成

  巡回辅导,必要时与学生共同完成制作,(提醒安全问题)

  把讲台作为学生作品的展示台。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作并构思制作学生欣赏作品并作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展示与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谈谈自己的创意:椅子的造型特点,放在什么环境下最合适,如果真投产,用什么材料制作最能展示自己的创意。

  课堂小结

  请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肯定学生的努力。从今后多留意身边的事物会发现生活中的设计无处不在。

  初中美术教案2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

  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

  画

  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

  力载体。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

  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

  再现表现对象

  的色彩关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

  的感情特征,对于触动人的心理和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

  辽阔超凡。?《千里江山图》后来被当时的宰相

  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记述了

  宋徽宗指点王希孟,收他入翰林书

  画院的经历,王希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世,关于他的史料很少。

  《千里江山图》后在清乾隆年间收

  入宫中,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欣赏

  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

  配色。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

  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

  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世界

  《出水芙蓉图》

  【名称】宋吴炳出水芙蓉图

  【类别】中国古画

  、扇面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欣赏

  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污泥而

  不染”的纯洁、娇艳的资容与

  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

  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

  艳动人的艺术境界。

  《干草垛》

  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

  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

  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

  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

  作品欣赏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夺目,与天空

  和远处的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一曲

  色与光的交响。

  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Hei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

  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

  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

  点。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

  我的生活,而它主宰

  我。”

  作品欣赏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

  快的色彩效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

  于非闇(暗)

  于照,画家。生于一八八八,字非

  厂,别署非闇,又号闲人,山东蓬

  莱人,久居北京。著有《中国画颜

  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

  画》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选》、》、《都门钓鱼记》、《都

  门艺菊记》、《

  都门养鸽记》等。

  作品欣赏

  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各

  黄鹂鸟,强的色彩对比,生动地表

  现出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

  好春光景象。

  初中美术教案3美术课《童年》说课稿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一节美术欣赏课《童年》,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童年》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中的一课。《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童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这节美术欣赏课向我们展示了六幅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从宋朝的《瑞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这天的《金色童年》。表现形式涉及年画、雕塑、中国画、油画、摄影。其中不仅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一种透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景。在那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童年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下童年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潜力目标

  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状况,学会透过观察童年体裁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珍惜此刻,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

  (1)透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资料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3、教学难点

  童年,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二、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理解潜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童年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形象是切入点,是关键,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提出问题,透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齐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边唱边做《丢手绢》的游戏,游戏之后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贵

  的童年纪念品,给同桌讲讲童年的故事,并请一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这样设计是创设情景,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透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引发学生对童年完美时光的回忆,为后应对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铺垫。)

  2、初步感受,提出欣赏要求

  教师针对童年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完美的、幸福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童年景象。多媒体逐个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那幅画。

  (这样做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审美情景,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分组学习,交流审美心得

  (1)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分成六个小组。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抓住第一感觉,为自主学习做铺垫,透过自愿分组的形式,体现自主学习的初步尝试。)

  (2)分组之后,教师把每组的问题发给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

  A、《瑞阳婴戏图》组: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想了解作品哪方面的知识?

  B、《欢天喜地》组: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能表演一下吗?你想了解这幅作品哪些知识?

  C、《战斗中成长》组: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欣赏作品后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D、《翻身奴隶的女儿》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哪儿能够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

  E、《冬天的阳光》组:你明白这是一件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吗?你了解雕塑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F、《金色童年》组:这是一组什么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语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姑娘吗?她的笑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所提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比如说:你最想了解作品那方面的知识?欣赏作品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涉及到了作品的资料和思想,能够透过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来体会,另外,让学生透过表演的形式,去揣摸人物的情感,还有些问题是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这些问题的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小组讨论后,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针对艺术形式重点引导,比如,国画、年画、油画及雕塑的不同特点,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在欣赏《战斗中成长》,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段,在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时播放《农奴》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社会历史的变迁。

  (透过组级交流,使全体学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体会,提高小组化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4、教学延伸,珍惜完美童年

  (1)比较《欢天喜地》、《瑞阳婴戏图》和《翻身奴隶的儿女》这三幅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透过作品间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国画的一般特点,从而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构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

  (2)比较《战斗中成长》、《冬天的阳光》和《金色童年》表现形式的不同,他们对快乐的理解相同吗?

  (透过解读作品中“快乐与幸福”的内涵,培养学生珍惜和热爱完美生活的情感,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

  (3)试着把这六幅作品按年代排序、并说出理由。

  (这是一种纵向排序,使学生透过艺术作品了解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使他们认识到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与生活的记录。以上设计透过作品之间的比较,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4)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感受。

  (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种框架型的板书,把教材中要欣赏的六幅作品的名称按年代排序写下来,并

  在后面注明它的艺术形式,设计简单明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初中美术教案4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获得的情感,用雕塑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雕塑造型方法,体验雕塑创作的乐趣。

  2、引导学生通过雕塑欣赏,讨论了解和认识雕塑的艺术特点。

  3、鼓励学生进行雕塑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学会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艺术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逐步完善最终成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手法表达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1、导入阶段

  A、“艺术手法——雕塑”导入:

  a、有一种艺术手法它用立体的方式表达对形的理解,淳厚、质朴的形象,生动、优美的姿势,有着手捏或斧凿的痕迹表现力……同学们猜猜看它是哪种艺术手法呢?

  b、教师预测:学生能够答出“捏泥”、“浮雕”、“雕刻”,甚至能够非常准确的回答出“雕塑”;如学生回答出现困难,教师提示“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艺术手法类别。

  B、“主题——战争”导入:

  a、小时候用橡皮泥捏个小泥人、小动物、小房子……其实啊这就是雕塑语言的表现,老师这里有件雕塑作品,请同学们再猜一下:它表现的是什么?

  b、教师预测:学生能够回答出“像个人、呐喊之类的”,教师适时提示“姿态、情绪、形状等方面”

  C、“课题——沉重的纪念”导入:

  a、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扎金特的作品《被摧毁的城市》,是为了纪念二战中遭受德国法西斯铁蹄蹂躏和屠杀的人民而立的纪念碑。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流血被屠杀被毁灭的例子举不胜举,本节课我们学

  习以雕塑的方式来纪念那一场场战争。

  b、点击幻灯片:雕塑制作篇

  沉重的纪念——战争

  2、欣赏讨论阶段:

  A、讨论导入

  a、近两年来,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战争不断,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还有过去一年里是金额瞩目的伊拉克战争,同学们思考一下:究竟战争带来了什么?

  b、教师预测:学生根据原有认识讨论能够答出“痛苦、经济萧条、自然环境恶化、给人民心灵带来创伤、失去生命、失去亲人、流血……

  B、第一阶段欣赏导入:

  a、老师这里有一组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真实图片,我们来验证一下。教师点击幻灯片

  b、教师总结:在图片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子弹当作玩具熟睡的幼小孩童、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伊拉克人民、成排的准备埋葬死去的同胞的墓、失去家园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人们、一个美国大兵面对死去的战友黯然泪下,面对战争他们又将是何感触呢……战争啊!这就是战争!同学们,用你们灵巧的双手来呼唤和平、拒绝战争吧!

  C、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这一环节大概需要五分钟,课前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小组准备陶泥或纸张等雕塑材料)。

  请每个小组围绕“呼唤和平、拒绝战争”的主题,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一下设计方案。

  D、学生初步阐述设计方案:

  (这是一个把学生原有认识反映出来的环节,学生的设计会比较简单,却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投入。)

  教师发问:我听这声音感觉大家已经讨论出结果了,哪一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设计方案?

  教师预测: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会根据和平鸽展开;也可能会导入课题时的雕塑造型启发,表现战争的破坏性……

  E、第二阶段欣赏导入:

  同学们设想的都非常好,许多大师们也用雕塑来表现战争,我们一起来欣赏借鉴一下:

  (教师讲授雕塑制作手法和类别,学生欣赏、思考、借鉴)

  a、这是联合国大厦前的雕塑,制作者戏剧化地在枪管上打了个扣儿,其寓意一目了然,这是通过弯曲的手法,达到雕塑很深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目的。

  b、一只被武装起来的和平鸽。这是一种宣扬和平却诉诸武力战争的行为,是一种虚假的和平。

  c、教师提问:这件雕塑表达什么呢?

  J、教师预测:学生可以从人物的情绪、折断的剑找到痛苦、拼杀、死亡等战争的因素。

  教师总结:夸张拉长的四肢、低垂的头,表现一种消瘦、忧郁的感觉,战争与失去亲人,失去战友、失去安宁这之间似乎是相等的,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造型中的人物似乎在思索这个困惑不解的问题。造型中折断的剑起了点睛之笔,寓意战争的破坏性。

  d、这也是一组隐喻性的雕塑,名为《回家》。战争结束老兵回到家乡,没有士兵的气宇轩昂,满身的疲惫不堪。前方“人”型镂空的造型像是个母体,老兵正在回归他属于的地方。

  e、雕塑中的人物一只手握住长剑,另一只手举着骷髅。战争、武器、死亡似乎是分不开的。

  f、在制作手法上还有一种浮雕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很好的表现场景。

  F、讨论评述:

  a、欣赏完大师们的作品,同学们是不是有多了些更好的创意?请每个小组迅速讨论一下。这个环节需要五分钟。

  b、教师预测学生存在的问题:

  材料特点上:有的小组准备的是陶泥,制作手法单一,可以通过捏、掏、挖、堆等手法;有的小组准备的是卡纸等材料,应跟绘画区分开,可以通过折叠、重叠、压制、弯曲等造型手法。

  表现手法上:空间上的分布应聚散有致,主题应突出。

  3、制作展示阶段:

  A、制作导入:有的同学早已按捺不住雕塑创作的冲动,给同学们一次实现自己创想的机会,现在就开始吧!

  这个环节需要十五分钟。教师根据每组具体情况作辅导。

  B、展示导入:刚才同学们制作得非常认真,成果也非常得显著,谁先上来展示一下呢得作品?

  教师评价或学生互评。

  C、教师总结:这些作品表达了每个同学心里面得愿望,老师也深受感染。这节课同学们制作了这么多好得作品是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通过问题重申本课主题。

  4、课后拓展阶段:

  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本课制作得雕塑作品进一步完善或组织起来在班级间交流展示。

  初中美术教案5背景分析: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必须把教育放在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大的文化背景下去思考;如果就教育谈教育,或者说,站在校园内和书斋里谈教育,结论永远是片面的。世界将在瞬息万变之中把我们带入21世纪。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里,全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的信息化、技术的数字化、经济的一体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均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向,也体现了21世纪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21世纪必将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而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与授人以渔。在21世纪,将要求每个人发挥更大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并具有更强个人责任感,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教育必须履行的责任是开发每个人的潜在智能,这些智能包括记忆力、推断力、想象力、体力、审美力、交际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等。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因此,教育者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刻不容缓了。古人

  云“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故,今日之师者只“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经常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经常讨论发表、质疑提问、相互启示、共同研究。并启发学生去发现、获取、研究及主动地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候,社会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谈。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专制与不平等的温床与土壤。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由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可能,就让学生通过做而学,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在讲到怎样对待学生的兴趣时杜威指出:“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压抑兴趣等于成人代替儿童,这就减弱了心智的好奇心和机敏性,压抑了创造性,并使兴趣僵化。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兴趣总是一些隐藏着的能力的信号;重要的事情是发现这种能力。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它的必然结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兴趣。”兴趣与好奇是两个概念,好奇仅仅是人们对眼下事件或问题的一时的关注与好奇,它与人的潜力、智慧的体系没有关系。而兴趣则不然,它是相对稳定的、能体现人的能力倾向、发展倾向的心智特点。兴趣是人格与个性的一种体现。无视或压抑兴趣就是对人格的蔑视,对个性的扭曲。兴趣属于感情、意志、理智的综合产物,压抑兴趣只能使学生失去活力、麻木不仁、奴性十足、虚伪、或者是敌视、对抗,为所欲为。

  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探寻的学习,另一种是被动灌输的学习;即:一种是通过操作、制作而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讲解、记忆而学习;也可以说:一种是为了应用知识而学习(做中学),另一种是为记忆知识而学习。我们所倡导的是前者——“做中学”。

  做中学,是学生在教师设计、指导下展开的它的目的与本质是学习:先确定一个学习目标(奋斗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会有一个或多个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这就是为达到目标而追求(奋斗)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障碍;这就需要学生的创造力、智慧、毅力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去共同完成。用

  清代学者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解释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确定目标);“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苦苦追求和奋斗的过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达到了目标)

  美术课程改革的基本描述:在美术学科中,尽可能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尽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过程与方法),发展基本的美术素养,尽可能让他们学会学习,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情境: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注重文化情景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涵义,二是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体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设计理念:(指导思想):

  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模式上等等方面要尽量避免枯燥、繁难;最大程度的发掘教材中的“生动、趣味”,并使学生能“删繁就简”。能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但我们必需向这个方向去努力。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就在琢磨: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信息社会的学生在“知识爆炸”时代的学习要求。思考如何“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上好课,而“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信息含量大、直观形象,同时具有声、光、电等“冲击力”、的立体教材颇具吸引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于20xx年5月开始着手以新的教育理念,编写了《美术影视广告欣赏与电脑创意画(广告艺术欣赏与POTOSHUP的运用)》、《中国画欣赏》这两课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档);在运用于课堂实验后我发觉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1、因图片量大,学生见多识广,教师举例生动形象、实在详实;改变了以前形象直观的图片少,教师想把某种艺术思想、审美意识“诠释”给学生时苦于找不到合适并且直观准确的图片表达出来。

  2、音画相配,和谐动听;改变了以前教师“独角戏、单音节”的枯燥,而成为音画呼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艺术整体。

  3、多媒体字幕的运用,使“知识点”(板书)清晰、明亮;改变了以前教师板书不清晰、黑板“反光”学生看不清的弊端,提高了学习效率。于是20xx年9月起,我又根据新教材——初中美术(第13、14册等)自编了“美术大家族”、“龙文化与制作”、“色彩的搭配与生活中的运用”、“商品的广告与包装设计”、“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未来的我”、“陶艺与雕塑欣赏”、“中国画欣赏”、“建筑欣赏”、“环境保护影视欣赏”等十多课的多媒体课件。本课为其中之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改变了以往以单纯讲解立体构成知识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之中。同时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书法、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也融合在这一课中,并结合废弃物的利用采用了课本中的纸杯,以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多选性、参与性使学生对多元文化理解程度逐步加深。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了解龙的来历与造型特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动手创作的欲望,为上好这一课打好基础,做好前期的准备。

  2、学生的活动,从课本上可以看到学生活动的场景,说明本课在学法上提倡小组集体制作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制作

  过程,和分组活动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突出集体竞争的气氛。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应知a、图腾崇拜是龙的起源。b、以龙为形状和图案的装饰品、书法与物品。C、以龙为道具的活动舞龙、赛龙舟等。d、平面与立体e、布局(构图)与构成。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是由一个形体同感觉他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人的触觉和视觉经验所确定的。

  (2)应会a、对书法的了解(掌握),对中锋、侧锋等行笔笔法的运用;以一个基本(纸杯、圆台型体)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形成起伏变化的中国龙的形象。b·初步了解剪刻、粘的方法。c、掌握龙身起伏变化的切口,方向和剪、刻的方法。d、试用穿、捆、插等方法进行连接。e、夸张变形龙头的制作方法。f、起伏变化的龙身龙尾的制作。g、多种方法把龙头和龙身连接成整体。h、能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本组作品的特点和创新点讲解清楚。i、能够采用最佳的展示方法展示小组的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a,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龙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b、构成他向造型艺术以外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渗透,包括数学、力学、材料学、心理学等。构成教育把有关造型关系以及学生对事物的想象,实现为学习中手脑并用的创造活动。c,设计构成能力的培养。d、动手能力的训练。e、审美能力的提高。f、好的合作精神。g、细致规范的操作。h、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增进团结有利于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i、合理利用废弃物,爱护教室环境的良好品德。J、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k、强调竞争意识、激发创造精神、突出集体竞争的气氛。l、培养善于向他人学习、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和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通常都是一课一个主题内容;而“新课标”要求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课程具综合性),本课就是按这个“初衷”来进行选材、编辑、制作的,让学生通过了解(理解)“龙文化”、能“写龙、制作龙”与熟记“龙”的成语,达到做“龙的传人”,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三、教学的重点:

  调动同学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写龙、做龙的活动中来。

  四、教学的难点:

  如何把平面构图(布局)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与龙字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五、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解决重点的要点:

  ①首先要创建分组竞争的课堂气氛,鼓励每一个小组争先、争胜、争取班级第一。比那组最快,那组最好,那组最有新意。

  ②组织好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完成任务。

  ③分组时注意人员搭配,使各组能力基本均衡,保证公平竞争和顺利完成作业。

  2、解决难点的要点:

  ①要鼓励创新,尽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②多举一些简单明确的构成的例子,让学生们能从中产生一些联想以促进创新想法的产生。

  六、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学习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课堂纪律会因分组工作出现不稳定。

  ②因使用工具不当出现墨汁弄到衣服上、划破手或损伤桌面等情况。

  ③讨论之中出现争论,产生不团结。

  ④部分组的同学不能完成任务。

  2、解决出现的问题:

  ①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有秩序的完成工作,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细心操作,注意安全。

  ③可以给同学确定讨论题以保证讨论按计划发展。

  ④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方式讲评,表扬他们在创意、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和良好品质以利它们的发展和进步。

  ⑤一定在课前提出要求,以利用废弃物或废旧材料人手。

  七、准备(教具、学具):

  1、《龙文化与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视听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

  3、活动黑板。

  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5、废弃的纸杯、胶卷盒、药盒、易拉罐、刀、剪、糨糊等

  初中美术教案6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图形、文字、符号等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并掌设计标志的方法。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标志的象征意义,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及表现形式。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养成热爱艺术,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图形、文字、符号等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掌握设计标志的方法。

  难点:设计创新型标志,并熟知标志与图案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多种标志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故事导入课堂,讲解外国友人麦克来中国旅游迷路,根据

  旅游团标志成功找到了导游,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象征符号,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设计师,一起来设计独具特色的标志吧!

  顺势引出课题——《标志设计》。

  活动二:直观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呢?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为什么这些标志我们都可以一眼识别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见过不同的服装品牌、鞋子品牌的标志,不同餐饮店的标志,比如大家熟悉的“√”耐克,“M”麦当劳。这些标志之所以可以一眼识别出来,是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特性,非常简洁、易认、一目了然。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多幅现代生活标志,引导学生观看,提出问题:这是一组非常复杂的标志图片,谁能将它们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城市、企业、商品、团体、活动、机构等类型的标志,一是交通、安全、场馆、产品使用、质量、操作等类型的公共标志。

  2、教师展示香港回归专用标志、中国文联、世界自然基金会、NBA标志、2022年冬奥会标志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这些标志都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文字、图形、夸张变形的图案组成的,同时也是标志的表现形式,比如2022年冬奥会标志,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组成汉字“冬”。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NBA标志图案,提出问题:NBA是我们熟知的符号标志,图案表现了什么内容?NBA的标志是通过什么把篮球运动员突出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图案主体是一名篮球队员,他正在侧身控球,人物是白色,背景是运用红、蓝衬托出了人物,也是标志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每一个标志都有它所要传达的信息,比如北京奥申委会徽,同学们想一下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北京奥申委会徽,运用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征,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形象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5、教师简单示范设计步骤,并归纳为选题、初稿、定稿、着色四大步骤。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设计一个以“团结”为主题的标志。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以下为准:

  ①是否运用标志的表现形式;

  ②是否符合标志特征。

  3、布置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更多标志,并思考这些标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标志与图案有什么区别。

  初中美术教案7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墙壁小装饰的多种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

  饰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注意提升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难点】

  结合学过的景物、风景画设计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墙壁小装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革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经过

  装饰的室内空间图,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的室内空间有何异同?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并回答,教师小结:装饰对居室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墙壁小装饰则在家

  居装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自然地引出课题——《墙壁小装饰》。(二)直观感知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墙壁小装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触摸。

  师:这些墙壁小装饰都有什么材料构成?师生共同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毛线、纽扣等。

  教师展示由生活中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进行变形、夸张,而组成的墙壁小装饰,提出问题:从这几幅装饰中,你能看出这是生活中的哪种事物?是如何进行描绘的?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张造型和色彩。

  初中美术教案8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培养发现、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阐述工艺美术的一些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它们之间关系,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工艺美术品。

  课前准备:布置一个工艺美术展览室,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观看录像——发现

  观看工艺美术的录像(有音乐无解说词)后,师:“刚才看到的属于美术的哪一大类?”学:“工艺美术”。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工艺美术的特点》”(多媒体投影屏展示)

  三、学生自学——探索

  师:“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研究是什么?(屏幕展示)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出答案。”学生看书自学后回答:“是实用和美观。”“实用具体指方便、舒适、安全;美观指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屏幕展示)师:很对,由于技艺专业知识较强,本课不作研究,今天,我们着重了解美观中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这四个方面。”

  四、课件、实物展示——感受、探索

  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变化,采用

  了动画、3dmax立体造型、360度旋转形式,画面有趣、生动;教师精选实物分别给予说明。学生感受深刻。

  五、参观展览——鉴赏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工艺美术品(全班分8小组、4小组设计“文具盒”,另4小组设计“丹阳黄酒酒瓶”,要求符合工艺美术的特点,创意新颖,不能抄袭。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并展示单线勾勒的简易设计图。同学们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览,在鉴赏众多工艺美术品的同时,启发产生了将要设计的工艺品的形状。

  六、小组讨论——创造

  小组在观看展览的基础上,展开热烈的讨论、争论、创造思维不断交流,启发。

  七、大组发言——创造、启迪

  小组代表上讲台发言,谈自己的创意指导思想,谈具体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设计,由于同一内容有4个小组发言,大家的创造设想又进一步得到广泛深入的交流。精彩而新颖的设想,巧妙而奇异的构思,不时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有的代表在发言中说“同组其他人还有更精彩的设想,不能局限于代表发言,而应让他们自由发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八、教师小结——理论、激励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的创造设想可以通过课后书面作业的形式交来。下面我们请大家观看两组工艺美术精品,一组是由我校校友,现深圳大学美术系李亦文主任制作的竹子做的盒、筒、铲等实用工艺,一组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吕存的乱针绣,即正则绣,是美术大师吕凤子传授流传下来的,远看就是一幅油画,近看是用交错的彩线绣出来的,是一种陈设工艺。工艺美术范围很广,凡是以实用或陈设为目的,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作的物质产品都是工艺美术。一件好的工艺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并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初中美术教案9课题: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课型:基础知识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掌握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表现方法

  3、情感目标:在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教学重点:掌握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中的二方连续纹样,了解其主要形式,并能独立设计。

  教学难点:图案的排列与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体会

  1.教师出示图片,欣赏讨论(教师课件演示)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图案相互讨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都有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它们之间组织形式有什么不同?

  2.引入课题:美丽的花纹——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二、理解与探索

  1、要学习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必须先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2、教师进行归纳;它们都有美丽的花纹图案,这些图案在进行不断的重复,并向两边延伸。都由单位纹样组成。得出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定义。提出关键词“单位纹样”。

  3、讲解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平面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分为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这两种纹样各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和骨法,形成各种组合,这种不同的组合便是图案的构图。

  自由纹样

  平面图案纹样适合纹样单独纹样角隅纹样填充纹样二方连续连续

  纹样

  一、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是相对纹样而言的。它且有相对独立性,能单用于装饰。所以单独纹样要求纹样形象要完整。

  单独纹样有自由纹样、适合纹样、角隅纹样、填充纹样等几种形式。

  1.自由纹样,是相对于程式严整的纹样而言。它不受外轮廓限制,自由处理外形而单独构成并应用于装饰。

  2.适合纹样,图案适合于一定的轮廓线内而形成的纹样,如适合于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内

  或花朵形,桃形,扇形、葫芦形等规整的自然形骨。而纹样形态正好与外轮廓相吻合。

  3.角隅纹样,也称“角花”。指在带角的形状中或角隅部分装饰纹样,因纹样大多与“角隅”相适合,故又称角隅纹样。

  4.角隅纹样即可单独一角构成,也可对角、四角或多角构成。其骨式也可分对称式和不对称式(自由式)两种。

  5.填充纹样,指纹样组织虽受外轮廓限制,但又不完全适合的纹样。即适合轮廓内的某一空间,而其它部分作自由处理,有的也可突破部分边线以求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效果。

  二、连续纹样

  老师这里有4副图案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哪种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在进行了单独纹样的讲解之后,作连续图案的知识的学习,将单独纹样图形连续向左右、上下等方向作连续排列,使之成为长条形连续组织图案,连续纹样是相对于单独纹样而言。它是以专门设计的“单独纹(单位纹样)”按一定的格式,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成为无限反复的纹样。

  连续纹样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类。

  (一)二方连续纹样

  指以一个单位纹沿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反复排列。沿上下方向称纵式二方连续,沿左右方向称横式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纹样多用于装饰器物的边缘而形成带状,故又称“带状纹样”或“边缘纹样”,它利用纹样的反复节奏取得优美的韵律。另外,作首尾相接棑列的称“环状连续纹样”。

  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八种主要形式

  1.散点式,以一个或几个形象组成的单位纹,以此为基础进行连

  续棑列。是二方连续中最简单的一种。散点式给人端庄大方、简洁朴实之感,但处理不当易松散、呆滞、单调。

  2.接圆式,也称连圆式,是散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以圆形为骨架,作同样大小圆的排列;或作大圆、小圆的排列;或作半圆的排列;或作圆和半圆的间隔排列。要注意圆与圆相接要自然调和,防止由于相互套环刺出现紊乱。

  3.垂直式,纹样的骨式为垂直排列,方向可向上、向下、或上下结合的垂直排列,也可在配置上作疏密变化。这种骨式有安定、肃穆之感。但需防止纹样松散而产生的孤立,缺乏连续感。

  4.波线式,以波线为骨架,作一波线构成,亦可作双波线相重或相交构成。这种骨式构成较为活泼,运动感强。但需注意骨架的韵律不要中断,前后纹样要有连贯性。

  5.折线式,以折线为骨架,其构成同波线式。这种骨式既具运动感,又刚劲有力。

  6.斜线式,以斜线为骨架,依据倾斜线或倾斜的区域划面,连接单位

  纹样进行倾斜式的连续排列。这种骨式运动感较强,富有变化。

  7.回旋式,以旋涡线为骨架,进行单位纹的连续排列。这种骨式活泼、柔美,具有动感。

  8.结合式,应用以上两种或多种骨式结合组成。结合式可产生丰富的构成效果。但需注意所选骨式还宜过多,同时注意不同骨式间的相互协调,避免失去连续性。

  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是连续性强,有韵律感。单位纹不要过多或

  过于复杂,一个简单的单位纹,通过反复就会变得丰满,还可利用单位纹的方向变化,构成很多变化格式的连续纹样。

  (二)四方连续

  指一个单位纹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并可无限扩展的纹样。四方连续可用于花布锦缎、壁纸、商品装潢等的设计。

  三、小结

  图案纹样的二大类组织形式,它们分别有四种和八种主要形式。

  四、作业

  1、美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心体验,去发现、创造更多的美。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去校园找一找各种图案,并画出它们的骨式,写出其组织形式。

  初中美术教案10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般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②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本作品是她青年时期时荣获国家奖的成名作,约4米宽的巨幅作品,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如山的金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着。女庄员们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苏联劳动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作品构图宏伟,形象生动,主题鲜明,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③欣赏、评述《牛耕》,写观后感受交流。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

  ☆分组讨论、写观后感。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牛耕》(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砖画)

  这是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5号墓中出土的、原位于墓前室壁的一幅砖画。我国自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厚葬之风俗盛行。墓室中绘有大量的砖画。这幅砖画与同一墓室的其他砖画的最大特点是,除了表现墓主生前宴欢、舞乐等享乐生活外,大部分是表现劳动人民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场面。是墓主为了祈求死后永远有一批劳动群众供他们驱使奴役、但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这幅表现牛耕的砖画,画面十分单纯,但作者颇具匠心。如两头牛有意画成一黑一白,以对比的手法突出画面的明快感。再如,画扶犁者,只寥寥几笔,不仅生动地画出了扶犁者的形态,而且其缓步前行时的姿态极富运动感。

  ④欣赏、评述《清明上河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自愿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县)人。

  本作品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荣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当时称“上河”,此河是当时国家的漕运枢纽,南北商业交通要道)及其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巿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教材中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一艘滿载着货物的大船,即将通过虹桥。桥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时失去了控制,船工们一面急忙放下桅杆和帆,一面正紧张地控制着船头前进的方向,有的在指挥,有的在掷缆绳,以使大船安全地通过虹桥。相映成趣的是,大船过桥的紧张又极具戏剧性的场面,吸引了桥上众多的行人。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桥下发生的一切。桥上桥下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热烈、紧张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虽然画中人物都画得很小,仔细一一看去,个个都很生动,十分耐看,足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十分仔细,描绘人物的举止形态具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从而使这一段

  描绘成为整个《清明上河图》中最吸引人、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场景。

  ⑤欣赏、评述《捣练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捣练图》(宋代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者:张萱,盛唐著名人物画家,擅长画妇女。现存的宋代摹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他的代表作。

  《捣练图》因描绘唐代妇女制“练”(一种丝织品)的劳动场面而得名。全画共画了十二个人物,按制练的工序分成三组;右边一组描写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教材中所选的正是这一段。中间一组描写两个妇女在理线,左边一组描写两个妇女把练拉直,另一个淘气的小孩在下面来回玩耍,在中间和左边两组人物之间有一小女孩蹲在地上,用团扇在扇炭盆。十二个人物组织得疏密有致、动静适宜。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制练的劳动过程。作为一件艺术品,其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作者描绘这一劳动场面的高超技巧。这主要表现在由四个妇女组合而成的画面,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有独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态各不相同,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妇女的共同特征。描画勾线工细又劲健,设色富丽而又匀净雅致,衣服的质感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课后拓展

  (1)请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欣赏、评述、交流,课后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2)课余时间,多搜集优秀中外美术图片,通过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初中美术教案11课型:综合课

  授课教师:洪英华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和手工制作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和要求。

  2、学习绘制和装饰纸盒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盒面的装饰和配色。

  2、难点:纸盒的结构设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各种结构的纸盒包装设计样品、素描纸、浆糊、剪刀、尺、水彩颜色等。

  2、学具:素描纸、尺、圆规、塑料水彩笔、水彩颜色等。

  四、教学步骤

  本课按排为二节课,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纸盒包装的作用

  、特点和形式。并要求学生在纸盒展开图上构思盒面装饰的铅笔稿。

  第二课时讲解盒配色特点和涂色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纸盒面的配色,并完成作业。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按定情绪。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包装设计的作用: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被那设计精巧的包装所吸引。的确,好的包装设计能吸引购买者的注意,能传达商品信息激发产品的销路。特别是当今,由于生产力

  的发展,商品在销售市场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因此,包装的外形能否直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

  (二)包装设计的特点:商品的“外衣”就是设计家为它设计的“商品包装”,一个好的包装具有哪些特点呢?1、包装既能保护商品,便于储藏、运输、携带,也能美化生活。例如:课本范图-----“毛巾包装”既方便携带,又美观精致。“火锅包装”

  便于开启。

  2、鲜明地标明商标的名称、其形状易读、易辨、易记。例如:课本“电子系列包装”、石英电子钟商标的名称简易、明确,封面构图易辨,购买者一看便知道是“钟”的包装。

  3、包装的外观造型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购物者有新鲜感。例如:课本“糖果包装”和“食品包装”。

  4、与同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时,具有比较鲜明的识别标志具有独特的风格。

  5、能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

  6、色彩的处理要与商品的品质、类别、分量互相配合,达到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三)包装设计的形式:商品包装的形式

  很多,有纸袋、纸贴等。其中以纸盒最为普及。纸盒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1、结构设计:常见的纸盒在结构形式上,大致分为:六面体、圆柱体和多面体数种。其中以六面体形式的纸盒应用最多。

  2、装潢设计:文字、图形、标志、色彩是装潢设计中的四大形式要素。

  a.盒面装饰一般以文字为主,纹样为辅,两者互相结合。我们应掌握好各种字体的写法,字体要书写得正确美观。文字既可作设计标志用,也可作说明用。甚至在一件包装设计中完全用文字表现,也能朴素无华地突出重点。

  b.纸盒装饰的图形要和商品内容一致,发挥摄影、抽象造型、装饰纹样、结构设计等手段,也可用绘画方法表现。中国的包装应该体现中国的民族色、地方物色,如用中国画,中国书法,使我们

  的包装设计具有民族风格。

  c.标志的设计既要使人有记忆感,容易辨认,容易记住,还要有联系感,商标与产品之间要有联系,使人看后产生联想。

  d.在现代消费市场上,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效果,具有提高商品销

  路的决定作用。因此,盒面装饰应色调统一明快,引人注意。成功的色彩应用,能给消费者留下极深的第一视觉印象,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四)纸盒包装设计的步骤:1、首先要确定纸盒的造型和展开图。

  2、确定哪个面是主要的,哪个面最易被观众注意;哪个面是次要的;哪个面是装饰;哪个面不要装饰。

  3、画铅笔稿。先画主要部分的装饰,纹样要简练、切题,文字要明确、清楚,安与纹样应取得平衡呼应,并注意到它们的比例和位置。其它像厂名、文字说明等,可按排在其他几个面上。

  (五)构思设计纸盒包装:要求学生设计一只简单的纸盒,并在纸盒展开图上画盒

  面的铅笔稿,要求盒面造型新颖、大方、文字

  和纹样要美观、醒目、内容、形式不限。(六)课堂小结:教师巡堂指导并讲评小结,指出学生在构图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表扬优秀作业。

  初中美术教案12一、教材分析

  《触摸美丽》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在整套教材中与八年级下册《五角星》知识的内在联系最为密切,两课共同组成了一个关于材料及形式美探究的教学单元《触摸美丽》,但是又有各自的教学侧重。如果说《五角星》定位重点更多在画出肌理与质感,那么,《触摸美丽》的定位重点更多在于直接利用材质本身的肌理与质感进行造型,探索适合材质形式美感表现的技巧。把握这个基本定位是处理好这两课教学的关键,也更有利于教师自觉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念。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4课

  触摸美丽

  本课选择“触摸美丽”这个与生活、自然紧密相关的课目,指导学生制作装饰作品,帮助学生认识材料的肌理、质感特性,感受材质的形式美感,探索不同材质在装饰作品中的运用技巧。从而进一步理解: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体现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材从感受、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入手,展现了各种材料的图片,如金属、木材、毛绒、石头、牛仔布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特性与美感(如纤维材料柔软温馨,木质材料自然质朴,石质材料坚硬冷漠等等)。并呈现了不同材质运用于装饰画中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装饰作品中的材料美,感受不同材料表现的不同视觉美感。通过运用不同材质改画与制作装饰作品的活动,帮助学生关注材质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懂得利用生活中的边角余料“变废为宝”,制作成精美的装饰艺术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在列举的图片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各种材质的图片、各种材质制作的装饰作品、材料加工与处理的图示,以及制作加工的工具材料等等。并且选择具象绘画与依此改制成的装饰作品进行对比呈现,启迪学生的思维。

  作业的设定范围较为宽泛,只强调以某种材料为主并辅以其他材料合作完成装饰作品,表现形式、加工方法等均不限。教材中呈现了各种技巧与形式的装饰作品作为练习参照。

  “活动一”通过把一幅绘画作品改造成为一件装饰作品的活动,依托一定的视觉形象为造型基础,加深学生对材质的认识,提高学生利用材质加工处理,进行视觉表现的能力。

  “活动二”在相对限制材料种类的前提下,提倡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一件装饰作品的造型设计与加工制作。

  “评价建议”一栏中,提出了是否关注材质、感受材质美感的评价要求,并且提出了以表格打“√”的形式,从作品的选材、色彩、构图、风格等诸方面对学习绩效测评的评价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检测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另外,将能否与他人友好交流并合作完成练习也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资料库”中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各种材质的物理特性以及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绍了装饰画的特点。

  “学习大空间”一栏提供了有关材质在生活用品中运用,在建筑物与室内装饰中运用的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拓展美的视野。

  二、教学目标

  *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思路

  课前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身边一些不同肌理与质感的材料和制作装饰作品的主要工具,具体参见教材p15制作工具提示图。

  初中美术教案13一、教材分析

  《光影的交响》

  《光影的交响》是素描教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一切物体在光源照射下都会产生特定的光影效果。明暗表现技巧是表现空间光影效果的一种《光影的交响》绘画技巧。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

  本课《光影的交响》的重点落实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借助明暗处理的技巧,表现景物空间立体与前后虚实关系。本课所指的明暗效果是特定光源照射在景物上的光影变化,与小学阶段利用黑白灰制造一定的立体效果具有本质的区别。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6课

  光影的交响

  传统明暗表现的教学以简单石膏几何体的绘制入手,这种方式对于立志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讲是积极有效的一种训练手段,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美术专业发展兴趣的学生来讲,就会容易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6课

  光影的交响

  教材试图通过强调风景画中明暗运用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学生对绘画明暗技巧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明暗造型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较为简化的明暗技巧练习方式,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简单的明暗造型技巧的同时,进行情感表现的尝试。

  “利用摄影作品尝试明暗造型的简化处理”——“利用绘画作品理解明暗处理与情感表现的内在联系”——“利用临摹图片或写生练习加深对明暗技巧运用的体会”是本课编写的一条基本逻辑线索。

  教材试图以优秀摄影作品导入,再过渡到绘画作品,配合教学图

  例解析作为教材主体内容。从情意的角度考虑,结合学生喜爱的摄影、绘画作品进行明暗造型技巧的教学,相比传统素描教学中常用的那些简单但却显得有些枯燥无味的几何形体,直接从作品入手更易于使初二的学生对明暗造型与表现产生学习兴趣;从教学操作的流程考虑,先从对生活的视觉直观感受起,再进入明暗造型技巧的认知及艺术表现的学习,更符合教材知识学习的梯度安排;从学生练习难度的角度考虑,结合作品解析图例的学习,易于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作品迅速进入到观察、分析及模仿表现阶段;从教材体系安排的角度考虑,安排明暗造型的学习内容,直接为本册的色彩学习单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教材的三个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明暗造型相互关联的几个角度与层次。

  “活动一”立足于让学生尽快能够利用简化的明暗关系尝试明暗造型的方法,体验明暗造型的基本技巧。

  “活动二”在进一步分析画面明暗与空间处理安排技巧的同时,让学生尝试体验明暗造型与情感表现的内在联系。

  “活动三”在巩固前面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强调不同绘画工具与表现技巧的尝试,更加突出画面的空间表现及明暗处理。

  “资料库”补充了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利用明暗进行艺术表现的语言。

  “学习大空间”吸收了传统明暗造型技巧学习的主要途径,提出借助几何形体对明暗规律进行进一步理解与研究。在学生对明暗运用与表现具有一定理解与兴趣的基础上,此种方法仍是积极有效的一种训练手段。

  针对现代社会电脑的日益普及,教材建议学生收集并利用常见的看图软件,把彩色图片转化成明暗效果。这既是一种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引入可以直接利用的方法,也是学生课外加深体会明暗造型处理及表现技巧的有效渠道。

  二、教学目标

  *能够对写实的画面形象进行初步的明暗造型归纳与整理。

  *能够运用明暗色块整理的处理方法对画面进行明暗造型的简化练习。

  *能够初步理解与把握美术作品中明暗处理与情感表现的内在联系。

  *能够基本把握画面中的空间透视规律,运用简单的空间透视表现技巧。

  三、教学思路

  传统的明暗教学侧重从直接传授明暗造型技巧入手,忽视了学生日常积累的审美经验及生活经历,忽视了学生理性思维的迅速发展及分析能力的迅速提高,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更多考虑了练习方式、内容的灵活安排。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分组收集自己喜爱的风景画或风景照片,同时安排学生尝试采用尽量简洁的表达方式,把画面的明暗色块进行归纳并用小图稿表现出来,成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的可靠依据。

  本课的课堂教学可从教师展示自己选择的优秀摄影或美术作品入手,借助电脑图形软件及演示媒体,配合展示对应明暗转化并进行归纳处理的效果图例,直接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加强学生对明暗造型运用及转化的认识。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明暗造型之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展示学生课外收集的风景画或风景照片,提倡先让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然后教师及时归纳总结的方式,以此促进学生更为直接并理性地观察,积极主动总结明暗造型的基本规律,尽快拉近“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通过针对明暗整理及表现、画面均衡及构图的探讨后,教师可以安排每个学习小组进入“活动一”的练习内容,学生利用自己及学习小组内的图片资料,作几幅能够体现画面基本明暗关系的小图稿。

  接下来,通过优秀绘画作品分析明暗处理技巧时,为加深体验画面明暗安排的均衡与节奏变化,可以着重利用图片直观对比、类比的教学方法展示相关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明暗造型处理与画面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可以借助明暗的转化及简化处理的不同效果图例,帮助学生体验同一艺术作品不同明暗选择、处理后对应的情感差异。

  此时,教学中可以考虑安排师生结合画面明暗处理与情感的关系,借助实物投影仪,共同对应评析一些学生前面完成的明暗处理小图稿,往往可以使教学达到贴切生动、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活动二”中,可以在教材基础上添加一些相关练习内容,尝试在作品临摹的时候,有意改变一下原作局部的明暗处理。比如说:改变背景色的明暗,改变前景、中景或远景的明暗,改变局部某个形体的明暗等。这样,教学中分析作品的方法可以及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加深了学生对于明暗表现的审美体验。

  最后展示学生作业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建议借助同学互评的方式来检测教学效果。教师侧重对整个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在“活动三”中,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效果直观对比的方法,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明暗塑造空间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在自己的默写或写生作业中体现一定的立体空间感。

  四、教学选择

  利用电脑图形软件技术进行方便的图片黑白处理,可以直观展示色彩对比效果与单纯光影对比效果艺术感受的差异。

  如果教师有着较好的音乐素质,可以尝试借鉴《与米罗游戏》参考教案中的教学过程,进一步对比或者类比凸现景物明暗变化的节奏、起伏、强弱等方面与音乐的通感,帮助学生运用音乐的感受来加深理解艺术作品或自然景物中明暗变化的美,也能积极呼应“光影的交响”的标题含义。

  在没有电脑及媒体支持的地区,教学中可以直接从一幅范画的明暗整理入手,帮助学生初步获得整体观察及表现的能力。通过先学生试画,再教师分析作业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利用明暗整理的方法整理图片的兴致。然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进行明暗整理的深化,侧重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与基本的表现能力。

  然后,教师可以积极引导教学升华到情感主题的层面上来。通过对比及类比的方式,借助学生收集的图片及学生绘制的作业,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明暗处理及表现与特定艺术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建议

  建议在班组教学中以四人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明确提出以小组整体学习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强化团队的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养成相互探讨、协作的精神。教师应积极提倡并引导每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并积极提出富于引导性的参考意见。教师应重点指出大部分学生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时应当注意的要点,肯定班级优秀学习小组的学习成绩,积极鼓励暂时落后的学习小组。原则上教师不要指责暂时没有达到班级整体学习要求的学习小组及学生个体,尝试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期待。

  明暗造型在中学阶段是一个学生特别容易“眼高手低”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意图,有意分解知识内容,对应安排阶段性的随堂练习,加强练习中及时的学习引导。教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随堂练习情况,在巩固的基础上,再融入新的相关知识,提出新的学习要求。教学通过添加形式的阶段性练习,可以让更多学生获得阶段性成功的体验,增强深入学习的信心。

  根据学生的教学环境及课时安排等差异,“活动三”写生作业的范围允许适当的调整。但教师仍然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户外景物写生的简化练习。

  如果教师比较熟悉电脑图形软件的使用,教学中演示设备支持允许,还可以直接把学生自己选择的优美图片转化成黑白效果,通过对比加强学生对作品明暗之美的艺术感受。

  初中美术教案14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课标版第六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学习人美课标版纸雕塑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人美课标版第六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2.人美课标版纸雕塑隐性内容与目标: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的艺术概况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组合法、折叠法等。

  教学难点: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术教材14册中第6节《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一直是学生最喜欢做的课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是比较结合实际生活的课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地观察城市中的现代雕塑,都可以找到现代雕塑与之雕塑的切入点,使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发挥,同时结合校园的环境自行设计校园环境雕塑。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自己要学会做纸雕塑,做出的纸雕塑最好能与学生最熟悉的现代雕塑相吻合,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欣赏书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

  1、导入课题:

  可参照纸浮雕的导入法,出示城市现代雕塑与纸雕塑图片,进行对比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2分钟)

  2、技法讲解:

  (1)组合法:

  教师演示——马的制作(可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5分钟)

  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采用了折、弯曲、切、挖?

  学生答:马身、马腿、马尾都采用了折、弯曲,马脖子、马头采用切、挖,折、曲手法。

  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是点、哪些部位是面、哪些部位是线?

  学生答:马尾、马鬃是线,马尾部的圈、马的眼睛、嘴是点,其它的是面。

  教师演示组合的顺序。

  教师总结:造型特点:造型富有扩张力。点线面的组合相得益彰。整体效果强烈,比较适合作为环境雕塑。

  技法的应用:马的前后两个原形,既表现了马强壮的体形,也增加了造型的重量感。尾巴体现了线与点的巧妙组合,富有韵律感。马头主要表现眼睛与鼻孔,省略了其他部分,造型概括简练。(3分钟)

  (2)折叠法:

  教师演示——鹰的制作(可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4分钟)

  教师设问: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学生答:采用了切、挖、卷曲、折叠法。

  教师总结

  造型特点:用简练的手法表现了鹰的气势。运用了折纸的方法,造型在具象的表现中体现出抽象的意味。

  技法的运用:用一张开数纸对折,按图纸剪折。按此方法还可以创造很多动物造型。(1分钟)

  教学评价

  1.评价点

  (1)是否理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是否基本掌握了纸立体的构成方法,能否利用构成因素设计制作一个有三度空间的富有情趣的纸雕塑作品。

  (3)是否通过纸雕塑的制作,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评价方法

  (1)看同学能否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业中体现概括与装饰的特点。

  (2)看作业是否具有立体感。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即使制作技法比较幼稚,只要体现了纸的立体造型、有创意都应鼓励。

  (3)看学生在制作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研讨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

  学生可按下表内容评价自己的作品、初中美术教案15学科:

  初二美术(苏教版)第三册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课业类型:

  工艺设计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初二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教学,属于工艺设计课,它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和构成形式,构造成具有装饰美的画面。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遍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将创造性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平面构成中基本形的构成是教学重点,如何分解与组合基本形是本课教学难点。《基本形的构成》是平面构成教学的第一课,它知识点多、抽象性高、课堂演示难度大,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电脑多媒体清晰可变化的图片,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创造能力。

  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平面构成实际是点、线、面的构成,关于点、线、面的特性,学生在已往的图案

  学习中已有所知,而图案的形式美的法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律动等

  同样适合于平面构成;初二学生在数学上,对几何图形已经有进一步的认识,这也有

  利于本课教学的进行。

  教学目的:1、情意领域:通过平面构成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培养

  新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情趣;

  2、认知领域:通过教与学,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基本形的形成与变化,掌握基本形分解与组合的基本方法。

  3、操作领域:通过基本形构成的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完成有个性的矩形分解组合练习。

  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形成与变化(即基本形的形态与空间变化)教学难点:基本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采用演示法、讲述法、观察法、练习法相结合的综合教法。借助电脑多媒体可达到清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使抽象的形态直观化,形象化,直接被学生所接受。

  教学准备:教师:电脑多媒体课件、部分以前学生的平面构成图片、分解的圆形、长方形纸片;学生:双面彩色纸、剪刀、胶水、作业纸。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图见附图

  板书设计: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教学反馈:本课教学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平面构成图片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教师自制几何形图片的变化组合,让学生很直观地就理解了基本形的构成方法并出色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开发;电脑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媒体,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直观的平面构成图片和基本形演变的过程,让本课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七: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美丽的校园》主题单元设计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七年级

  7课时

  本单元属于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围绕“校园”这个主题展开,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三个学习领域结合在一起,由描绘校园景色、校园环境设计和校园模型制作三个专题内容组成,与八年级上册的“认识环境设计”和八年级下册的“环境艺术设计”,以及九年级“社区环境美化”互为呼应,形成初中阶段对环境艺术的系统学习。

  学习的重点有:“使用淡彩画法对校园景色进行速写练习,表现自己对校园环境的初步印象”、“通过对校园中某个部分的设计再创造,体验环境设计和环境艺术品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团体合作的形式,探索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并完成一件可展示的作品”。

  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将对自己的校园环境有透彻的了解,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创作中形成较强的搜集资料、艺术表现、动手实践和团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风景速写和淡彩画的技法。

  2、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会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3、学习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淡彩画技法,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校园一角进行风景速写练习,尽量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对校园设施、环境艺术品或建筑物的设计练习,明确环境设计的特征和原则。

  3、分组活动,结合自己的环境设计稿,制作校园微缩景观模型,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并进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形成用绘画、设计制作等方式,表现事物,传达情感的能力,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恰当的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

  2、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展示,或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怎样表现自己对校园风景的第一印象?

  2、你认为自己的校园环境是美观和实用的吗?

  3、如何将校园整体外貌进行浓缩,生动的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学校?

  专题一:印象

  ?校园

  (1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校园环境设计

  (2课时)

  专题三:浓缩的风景——校园规划模型设计制作

  (3课时)

  其中,专题

  三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所需课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1课时

  印象

  ?校园

  时

  专题一概述

  本专题的作用是带领学生认识整个校园环境,可利用观察图片、摄像或实地参观等方法,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和判断,分辨让自己感到美的地方,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下一专题的环境设计打基础。同时选择一种较易掌握的淡彩画方式进行校园风景的速写练习,将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表现出来,注意画面的透视现象和简单的明暗关系,能表现出基本的色彩关系。透视现象会有专门的一课去学习,所以本课只做一般了解,让学生观察到近大远小的特点即可,不做具体原理的讲授。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掌握风景速写的基本步骤。

  2、学习淡彩画的涂色方法。

  3、通过练习,学会在风景画中表现正确的透视现象、简单的明暗关系以及基本的色彩关系。

  4、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激发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

  1、什么是淡彩画?绘制步骤是怎样的?

  专题问题设计

  2、透视现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表现?

  3、是不是物体所有的颜色都要画出来?

  4、画面的构图如何安排?怎样突出重点事物?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他

  美术教室、校园

  课件

  网络资源库、相机

  绘画用纸、笔、水彩颜料等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校园

  播放一段教师拍摄的校园环境短片,请学生们猜一猜,短片中出现的都是学校的哪个位置?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一定有不认识的地方,这时,再请学生实地去考察一下校园,与刚才自己在短片中看到的进行印证,迅速熟悉校园环境。同时利用相机把自己认为美观的地方拍下来,为下一步的绘画创作做好准备。

  活动二:激情示范,学习技法

  1、教师展示几幅以校园建筑为主的淡彩画,请学生观察,讨论

  其特征,并小结:它们画的较简单,而且颜色较清淡,教师总结这是淡彩画,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用淡彩画的形式来表现你心中的校园。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淡彩画的绘画步骤,主要分两步,先以速写的形式,用铅笔画出校园一角的大轮廓,这一步要注意的是景物的透视现象要大致准确,简单的明暗关系要体现。第二步,用水彩颜料给风景速写上色,颜色要加水调淡,使画面产生轻松随意的效果,画出物体的固有色,和基本的色彩变化。

  活动三:照片重现,绘制风景

  1、学生根据自己所拍摄的照片,选择理想的场景,进行绘画练习。相机的取景框就相当于画框,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构图问题。请一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照片,当中哪些事物是主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讨论之后,学生对照片中的景物进行取舍,构成主次分明的画面。

  2、学生按步骤进行绘制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活动四: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谈谈绘画的体验,其他学生可以针对作品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和评价,作为改进的参考。

  1、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论,以免离题太远。

  2、教师不要一味的说好,要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客观的认识学校

  环境的优点和缺点,以便进行下一个专题的学习。

  1、能积极认真的观察校园环境,避免走马观花。

  2、是否掌握相机的基本拍摄方法,记录自己喜欢的景色。

  评价要点

  3、是否掌握了淡彩画的绘画步骤和要点。

  4、作品构图是否合理,透视是否正确,有无基本的色彩明暗关系。

  5、评价作品时,是否有理有据,慎重思考。

  专题二

  所需课时

  2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校园环境设计

  专题二概述

  校园是人们上演青春这幕戏剧的主要舞台,人的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所以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印象也是比较深刻的,本专题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环境设计这个途径,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加强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本专题引导学生对校园室内外环境进行欣赏、分析、讨论,对校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环境艺术品、绿化设计或者是具体的物品,进行有鲜明特色的设计活动,提高使用语言文字,效果图、演示文稿等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环境设计的定义、范围和设计原则。

  2、设计完成一件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具有校园文化气息的作品,并画出效果图。

  3、引导学生热爱学校,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1、什么是环境设计?

  专题问题设计

  2、校园环境的设计应该体现什么样的风格?

  3、校园中不可缺少的设施有哪些?

  4、你认为我们的校园环境有哪些优缺点?布局是否合理?

  5、雕塑、壁画在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

  6、如果一个陌生人来学校办事,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7、你知道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设计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他

  美术教室、校园

  课件

  网络资源库

  绘画用纸、笔、颜料等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承上启下,深入认识

  在上节课观察校园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供的校园各部分景观资料,对校园环境形成全面细致的认识,并根据校园特点,经过讨论,从美观实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二:观赏作品,学习新知

  1、教师展示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边欣赏,边介绍环境艺术的基本知识,环境设计是对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进行统筹设想和计划,建造和装饰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室内设计和外部景观设计两大部分,环境设计要以人为本,具有生态性,功能分区合理,标识明确,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

  2、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并小结,校园环境应具有哪些特点?体现什么风格?可以用哪些环境艺术品来进行装饰?答:应朝气蓬勃,有精神风貌,校园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应有文化气息等。

  3、我们的校园有哪些优缺点?应怎样改善?有了新知识做基础,学生对自己的校园环境认识将更加明确,更容易找准目标。

  活动三:分组活动,确定主题

  1、全体学生自愿结合成若干个小组,分组进行活动。

  2、每个小组根据上一个活动的讨论结果,确定本组的设计主体,是建筑?是雕塑、绘画等装饰品?还是休息椅、垃圾桶等校园设

  施的设计?或者是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还是绿化设计?

  3、手绘,或者用绘图软件,画出设计初稿。

  活动四:查找资料,完成作品

  1、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与自己的设计主体相关的资料,对自己的设计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分工合作,直至完成作品,并制作成演示文稿。

  2、每个小组都必须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谈出这样进行评价的理由。

  1、知道环境设计的定义和设计原则,能举例说明涉及的范围。

  2、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呈现本组的设计。

  评价要点

  3、能否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方式清楚明白。

  4、作品能否达到实用又美观的要求,是否符合校园环境特色。

  4、评价作品时,是否有理有据。

  专题三

  所需课时

  浓缩的风景——校园规划模型设计制作

  3课时,课内3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是一堂综合·探索领域的课,以校园模型制作为主线,通过查找资料、绘制平面图、选择材料、动手制作、美化装饰、修改整理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掌握模型设计制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理解环境艺术设计,深刻体验团体协作的优势,强化学生的三维立体想像力,训练立体造型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建筑模型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2、通过练习,完成一件美观的校园微缩景观模型。

  3、培养团体协作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专题问题设计

  4、怎样才能使模型更加美观?

  2、模型制作的步骤是什么?

  3、平面制作图应该怎样绘制?

  1、模型制作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课件

  网络资源库

  教学支撑环境

  其他

  教室

  卡纸、胶、美工刀、尺子等制作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从立体到平面

  将本校的全景按照比例绘制出平面图,便于下一步制作。

  活动二:从平面到立体

  1、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学习活动。

  2、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作建筑部分、绿化部分,校园设施部分。

  3、按照平面图的比例进行模型的制作。

  4、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或者自行查找相关材料进行解决。

  活动三:策划并布置模型展览

  1、在教室内,每组一个角,布置本组的校园微缩景观展览。

  2、设计一个表格,请其他组和其他班在参观的同时,写下意见和建议。

  3、拍摄影片或相机拍摄照片,记录展览的过程。

  1、能否掌握模型制作的步骤。

  评价要点

  2、是否积极的参加团体的合作活动。

  3、模型是否准确、美观、比例恰当。

  4、展览是否达到有效的宣传目的。

篇八: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8篇)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篇一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利用博物馆子资源的意义,掌握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法

  学法

  引导、实践、讲解。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一些录像资料片提问:如果我们想要观看这些作品,可以到什么地方去?

  二、博物馆:是保存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有价值的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1、中国国家博物馆

  2、目前我国博物馆的类型可划分四大类。即: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

  3、作品欣赏:东坡肉形石;《开国大典》(中国画家董希文1953年创作油画)

  4、参观敦煌博物馆参观方案。

  四、文物怎样拍卖

  可委托有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拍卖。

  学生自主回答。

  自学书中38-43页的内容,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推荐回答。

  了解文物拍卖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进一步关心、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学会用画面表现认类的家园。

  画面新颖,部分面积表现立体画面的效果。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特的表现能力与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面表现认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难点:能用部分立体的画面,创设新颖效果。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电脑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1、观察教室四周的资料。

  2、展示介绍:出示收集的有关资料,上讲台进行讲解,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

  同学们上节课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书籍、报纸等材料,在课后也观察和收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有关资料,完成了环境调查资料,下面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

  三、展示目标:

  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电脑出示:地球不能克隆家园只有一个)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电脑出示: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四、启发思考:

  (电脑出示:小学生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植树净化空气;2、减少"白色污染";3、搞宣传活动;

  4、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

  5、保护动植物;

  6、抵制大人抽烟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最近学校要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活动,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

  五、启发思考:

  宣传画和平时画的画有所不同,先看(电脑出示:熊猫图画)

  (1)这两幅画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2)它们选择表现的角度相同吗

  六、指导分析:

  1、哪幅画打动你或吸引你为什么这样的画更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一般把这类画称之为宣传画。

  2、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些关于环保宣传的画面,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

  分步演示:

  讲授和演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过程。(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

  布置练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环保宣传画。布置练习内容及要求。

  指导练习:

  ⑴用多种方法和材料相结合进行表现。

  ⑵构思新颖,方法独特,有创意。(重点辅导)

  ⑶明确小组协作目标,提高合作效率。

  (电脑出示:宣传语,播放音乐)

  课堂评价:

  1、提出评价要求:先自评,再互评。

  2、张贴学生作业请学生自己进行讲解、互评。

  3、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

  1、对整节课给予一个综合评价。

  2、勉励学生课后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画,并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自然课程写出研究报告

  第二、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交流(出示学生作品若干)

  欣赏中得到什么启发又学到什么

  (对一幅画的构思、构图、色彩和表现方式的评论……)

  交流中又学到了什么

  (通过画的好的学生的介绍方式、思考步骤等。也通过教师的及时点评来使学生的作品得于提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大组间的交流)

  三、示范

  在平面上设计凸起的形象。

  利用厚板纸利用废塑料碗

  在平面上切挖,成立体状利用水果皮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让学生发挥)

  四、作业

  继续上节课作业

  (学生作业期间,教师适当添加示范即技巧技法……如;折纸、撕纸贴画、水粉、水彩湿度、色的控制等)

  五、巡回指导

  以学生自己创作为主,教师适时辅导。

  保持教室安静,使学生有思考空间。

  六、小结

  课题:你、我、他

  学科:美术

  课型:造型·表现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老师:

  指导老师:

  教学目的:

  通过有序的、活跃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认识的线条、形状等造型要素,开拓思维,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同时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

  脸型特征及表情特征的认识。重视对学生大胆地进行造型表现的信心鼓励,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自由地运用线条、明暗等对人物有意图地进行夸张或变形的实验性绘画。

  教学难点:

  如何充分观察,抓住所画对象特征,以夸张抽象或生动写实的不同手法,画出自己对人物的不同表情变化的特殊理解。用自己的笔塑造一个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教学关键:

  仔细观察,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画头像的方法。

  教具准备:

  自制图片、教本及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

  美术课本、作业纸、笔、橡皮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同学们终于顺利跨过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还有崭新的校园和环境,我看到同学们都很兴奋。前面你们上了三节课,也认识了三个新老师,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姓杨,以后我就要和同学们在这里,度过我们三年最美好的时光。还要一起来学习非常有趣的美术课。(问同学: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美术课啊?)好,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上课。

  二、引入新课

  翻开课本第一页,我们来学习新编的美术课本第一课《你、我、他》。(板书“你、我、他”)我想先问问同学们,当一个人走入你们的视线之内,比如老师我。那么你们最先注意到的是我的哪一部分呢?是不是除了高矮胖瘦就属头部最吸引人呢?对了,头部是一个人最具特征的部位。当然了,一幅肖像画不一定只是对头部的描绘,它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全身像。一位著名的美国艺术家曾对约翰·辛格·沙君特说:“每当我画出一幅肖像时,我就失去了一位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也许是因为他画得太逼

  真、太肖似了。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

  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重点要来学习人物头部的肖像画。刚才我们说了,头部是辨认一个人最具特征的部位,我们要想知道同学们是否高兴时,我们就会从他们的脸上露出的神情来加以判断。不论是开心还是沮丧,都是通过你们的五官表现出来的。所以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

  三、进行新课

  特征:脸是方形的,“国”字脸,眼睛长长的,两只眼睛距离很近,感觉充满了不安,嘴巴扁扁的,紧闭着,感觉就像一个病人躺在病床上是不是?那么,刚才我们说了,自从照相术发明了以后,人们开始寻找创作肖像画的新途径和新画法。现在我这里还有一些其它不同画派的画家画的一些肖像画,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注意比较一下他们之间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图6自画像达利

  图7正面像

  图8自画像凡高

  (教师总结)好,刚才我们看了许多不同画派和风格的肖像画,很多同学都回答得很好,一下就抓住了画面人物的特征。不论是什么风格的画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通过脸型,五官

  和发式来表现。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对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其中一主题。在大家再看一看课本下的这三个人物,仔细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再具体分析三幅图。提问同学:第一幅只用线条,随意的几笔就将男青年的神情表现出来了;第二幅是用水墨,有浓有淡,有粗有细,体现出小女孩的天真含蓄;第三幅是用铅笔画的,略带明暗表现手法,刻画出少女略带忧郁的气质。)

  四、课堂作业

  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习惯的表现手法选择一幅肖像画进行临摹(讲一下什么是表现手法)。下面让同学做作业。(提醒注意:临摹时最关键的是体会画者描绘人物时的情感和手法,如何通过画笔使人物更具个性化。)

  五、引导评价

  取几张完成的作业作简要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并把本节课学习活动的体验(感受)写在作业纸上。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么?

  2.这样的练习活动使你感受到快乐了么?

  课题《长河漫步》明示了编者的意图。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兵马俑以及古代绘画的欣赏,长河漫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漫步”中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长河漫步

  培养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彩陶、青铜器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与兵马俑的写实风格比较

  3.古代绘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和气韵生动的审美原则

  在教材呈现的绘画作品中,用线的特点各有不同。如《朝元图》的圆浑稳健,《芙蓉锦鸡图》的细密精致,以及《荷花水鸟图》的淋漓酣畅。帮助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风范,体会其中的气质、韵律,加深对传统绘画用线的理解。长河漫步

  4.象征意义在古代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人物龙凤帛画》中的龙凤引导死者的灵魂生天。《芙蓉锦鸡图》以锦鸡斑斓的色彩象征“五德”,宣扬封建的伦理思想。《荷花水鸟图》“白眼向人”的鸟,鲜明地传达出画家傲兀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二马图》则以寓意手法抨击了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认识和欣赏花鸟画名家作品,感受花鸟画独特的魅力,激发学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2.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学生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3.体验中国花鸟画用笔,用墨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表现花鸟,体验笔墨趣味。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巧,理解笔墨情趣。

  教师准备:本课多媒体课件、美丽自然风景图片、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教师国画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播放鸟鸣声音,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

  导语: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唱,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鸟,我们就仿佛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闻到了芬芳扑鼻的花香。

  2.欣赏:出示中国画名家作品图片。课件对比出示美术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学生视

  觉印象。引出本课主题“鸟语花香”

  二、学习新知

  1.请同学们说说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现场展示:毛笔、宣纸、墨、中国画颜料等等。(重点讲解毛笔、宣纸的特点)

  2.欣赏:看看国画大师是怎样表现花鸟的。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花鸟的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画面富有深刻的寓意。

  3.探索中国画的技巧。

  ①用笔的方法教师示范中锋、侧锋用笔及其轻重缓急的基本笔法。(注意讲解线条

  的粗细、曲直变化)

  ②用墨的方法教师演示蘸墨的方法,及其墨色的变化。

  4.探究花鸟画法

  学习花鸟画,主要要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细心观察,研究和体会,掌握不同花的形态特点和不同鸟的形体特点,反复练习,才能画出好的作品来。

  ①观察齐白石《麻雀》图(顺带讲解齐白石这名画家)。

  ②了解麻雀的基本结构(头、身子、两条腿、两翅、尾巴)。

  ③学习鸟的画法。教师边示范边教步骤。鸟的基本形体我们可以用两个圆表示。a用羊毫笔调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

  b在身子左右两侧画出飞动的“翅膀”。

  c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翅”和“尾巴”。

  d淡墨勾出胸腹,点击嘴,眼,最后用曙红勾出爪子。

  三、实践体验

  1.根据教师刚才的示范,尝试用中国画工具练习调墨和用笔(练习中锋、侧锋用笔方法,表现墨色的浓淡变化),掌握好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刚才的麻雀。

  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辅导。

  四、交流评价,总结拓展

  1.选择有特色的习作,对其用笔、墨色变化进行评述,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2.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中国画名家作品。

  初中美术鸟语花香教案篇二:中国画鸟语花香教学反思

  十月从湖南一师参加国培回来,接了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要在我校举行的湘潭市教学开放日上一堂美术公开课。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退出这个表演舞台,可我还是没放过这个机会,因为可能以后真没机会了。再说半个月的培训中,改变了我的一些教学的理念,也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同行们进行交流交流。很长时间没有上过这样大场面的课了,接到这个任务还是有些紧张。

  我知道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很清楚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所以我选择了一堂中国画的教学内容,精心大胆的对教案进行设计,也准备了一些范画,不想让听课者对这堂课一无所获。只试教了一次不是很理想,进行了小的修改也没再次试教,艺术课反复上就更没味了。

  中国的水墨画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极具特色的画面效果,不但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情怀,更可以说是中国千百年文化传统的浓缩。对水墨画韵味及所形成美感的认识是本课的灵魂。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水墨画特殊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通过本课内容体现的水墨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在表现时不受表现技法、方法的限制,将自己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首先,我利用自己的特长画了八张精美的花

  鸟小品,并用卡纸粗装裱好。我一直认为范画是美术课堂教学既直观、效果又好的一种教学形式,所以我也没在这个班级课前展示,想让学生看到美的事物有一种创作的冲动。这个效果是有了,但也可能范作让学生也产生了一种高不可及的畏惧心理。

  本课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师生在一张六尺宣纸的画板上同台作画,我没有在课前打基础,所以也是最大的难点。作品效果无法想象,但我相信学生大胆的创造力和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只要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画面差一点也没关系。最终作品效果还可以,但课堂不是很活跃,可能是我激情不够,也可能是这个班从没上过公开课再加上班主任一直坐在教室前面。

  课后我总觉没有达到我理想的那种效果,但湘潭教科院的美术教研员邓宏就说了一句:难道你还想让他们画成齐白石那样的水平。不知道是安慰我,还是肯定了这堂课。不过在课后的评课中,他向来听课的美术老师提出了这堂课的一个亮点:示范成画(在示范笔墨技法的同时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有些城市正在做这样的课题研究,我倒是歪打正着了。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篇六

  课题:欣赏·评述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的美术家在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时的艺术语言。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欣赏与评述

  课时:2课时(双周连上两节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使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2、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与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他们学习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所见到或亲自画的画,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这些造型要素极其运用方式我们把它称为美术作品表现的艺术语言。

  三、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一)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东方传统绘画大多用什么来进行造型表现的?

  (二)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线条、形状、色彩。比较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异同,以引导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术活动。

  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三)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第二节

  3、发展阶段

  (一)结合欣赏,介绍线条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造型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的线条的不同变化形式的造型特点。

  (二)结合欣赏,介绍光影变化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造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比较。

  (三)结合欣赏,介绍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不同表现形式的影响。比较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3、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着名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讨论与研究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各自具有的特殊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认识和理解不同的画家在作品中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

  1)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思考:

  1、东方传统绘画大多用什么来进行造型表现的?

  2、欣赏达·芬奇的作品说说达·芬奇的"明暗转移法"?

  2)介绍绘画作品的不同艺术语言。如:马蒂斯和野兽派的色彩,雷诺阿的造型表现特点,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作品等。以引导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术活动。

  思考: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3)结合欣赏,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2)发展阶段

  结合欣赏,介绍造型要素的不同组合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画家对不同造型要素进行组合的特点。

  思考:欣赏作品《宫娥》谈谈作品的内容、形象特征及艺术特点?

  结合欣赏,介绍不同画家的不同艺术表现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对作品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绘画作品在艺术表现语言特点上的异同。

  4)介绍美术作品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整体的有机结构对绘画结果的影响。比较认识和理解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同的整体有机结构。

  依次欣赏《持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铃和吉他》的艺术表现语汇。

  了解"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画派

  组织学生讨论"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的艺术表现特点。

  了解"野兽主义"、"抽象主义"画派

  (3)收拾与整理

  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时期画家在运用相同的艺术表现语言时,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时期画家在表现相同与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的结果。

  课后拓展

  1)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着名的绘画作品。如:雷诺阿的方式创作《戴帽子的女人》或以具相的内容描绘《黄红蓝与黑的构图等》。

  2)运用电脑图象处理的方法,改变世界名画的艺术表现语言。如减弱马蒂斯画中的色彩,模糊孟德里安的界限等。

  第三课评论与总结

  课时:2课时(连上两节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手段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

  2、认识和了解中外美术中常用的艺术语言。

  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

  1)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思考:

  1、不同构图形式对绘画内容的影响?

  2、人的视觉习惯与绘画造型手段和艺术交流语言的关系?

  2)介绍黄金分割率等基本的绘画构图手段。比较古代今中外绘画作品的构图特点。以引导学生在认识不同构图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述活动。

  思考: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3)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2)发展阶段

  1、请同学结合具体作品讨论造型要素和造型艺术手段在艺术表现与艺术交流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自己的观点。

  1、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

  第二节

  4)收拾与整理

  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1、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重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的角度写一篇对其中一幅绘画作品的分析文章。

  2、运用电脑图象处理的方式,分析并总结相同的构图形式对不同的绘画作品的影响或相同内容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

  要求:1、电脑打出400--500字的分析文章。

  3、两题选一题。

  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课时:5课时

  单元总目标:了解和学习利用废旧材料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初步形成设计意识。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纸盒、瓦楞纸板、旧电线、塑料瓶、蛋壳、胶泥及其他多种可能利用的材料,设计与制作小摆设,了解设计从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一

  课题:装饰风格欣赏

  课题: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的风格特点。

  2、比较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认识的异同。

  3、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初步的装饰设计。

  教学重点:

  1、认识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的风格特点。

  2、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初步的装饰设计。

  教学难点:

  比较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认识的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能反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风格特点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各种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装饰设计效果图范例。

  学具,自己选择的能反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风格特点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结合图片或影像资料,介绍生活空间的基本设计风格。

  2、结合图片或影像资料,简单对比介绍人们生活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空间风格特点。

  3、结合图片和演示,结合图片和演示,介绍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基本方法和装饰设计效果图的绘制方法。

  三、发展阶段:

  1、分小组,从自己最熟悉的人的职业、年龄的角度讨论人们对温馨和谐生活空间的认识和要求并归纳整理小组的最佳结论。

  2、对符合小组结论的生活空间进行整体策划。

  3、由教师统一给出一个生活空间的具体参数,如面积、结构、环境等,分组结合整体策划勾画装饰效果图的草图

  四、收拾与整理

  可以让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按照自己对小组最佳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勾画草图,大家进行比较后取长补短,由擅长绘制设计图的同学最后绘制出代表小组成果的设计草图。

  课后拓展:

  1、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3D立体模型制作软件和平面设计和平面图设计软件,在电脑中搭建一个虚拟的空间模型,这样可以方便后

  面的课程进行加工修改。

  2、尝试为自己家人、朋友的生活空间进行装饰设计。

  课后记:

  活动二

  课题:织物设计实践体验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织物产生的不同装饰效果。

  2、认识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实用性和美感装饰作用。

  3、根据自己对织物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织物产生的不同装饰效果。

  2、根据自己对织物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难点:认识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实用性和美感装饰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欣赏、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料;可进行展示的多种织物的小样品。

  学具,上节课自己绘制的装饰效果图的草图;自己收集的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料;织物的小样品;进一步修改加工装饰效果图的文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展示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织物在生活空间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2、结合同学们的认识,介绍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应用范围、造型特点和材质、色彩特点。

  3、展示织物样品,启发同学们选择和引入合适的织物完善自己的装饰设计。

  三、发展阶段:

  1、延续第一次活动进行设计的分组,结合对织物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修改完善。

  2、仍可以由每位同学按照自己对小组最佳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在原有草图上进行加工。

  四、收拾与整理:

  小组同学共同展示作品,进行比较后取长补短,在原设计草图的基础上绘制能体现织物对生活空间影响的设计效果图。同时集体讨论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分工准备。

  课后拓展:

  1、如可能,可以结合运用电脑3D立体模型制作软件和平面图设计软件,在电脑中搭建虚拟的空间模型,可以将织物效果引入。

  2、尝试从造型变化的角度、对自己或家人、朋友的生活空间的织物进行再设计,以产生或加强装饰感。

  一、教材分析《红屋顶》

  本课《红屋顶》主要是通过将表现相似题材的现代绘画作品进行相关比较,从中寻找多种绘画表现手法,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派绘画的面貌特征。《红屋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应《红屋顶》“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

  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以现代派绘画作为介绍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说,西方绘画自现代派以后开始变得空前地形式多样起来,艺术家特别强调把主观感受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在此之前,西方绘画多以描绘客观对象为主,用照相式的方法去表现物象的客观存在。了解、认识现代派绘画的发生时段、历史背景、发展情况、形式特点等,可以从多维度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及文化记忆,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审美感、文明感和历史感。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本课是以题材的个案,红屋顶来搭建认识、分析、综合的桥梁。现代派艺术家对同一艺术表现题材独具慧眼、苦心经营的创造,产生风格迥异的视觉形象,是教学互动中最重要的依托。学生能从一个具体的视觉形象入手,能够在不同艺术作品的`直观对比欣赏活动中,触摸到20世纪这一重要艺术思潮的脉搏,而不是停留在词语上的概念。

  教材的第30、31页展示了三类有关红屋顶的作品。一类是当代中国画家的,一类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再一类是西方现代派画家的。前两类都是写实性的,’后一类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每幅作品造型的变化手法与形式特征在教材文字上分别做了简单扼要的介绍。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引发学生对现代派绘画的兴趣,对其风格特点获得较为明晰的印象,丰富视觉信息的储存,拓展联想思维。

  两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在体验和理解两个方面。“活动一”是一个体验、消化的过程。“活动二”是一个理解、深化的过程。讨论中注意师生互动的方式,尽量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对现代派绘画的困惑与不解,转而到有兴趣的学习,激发他们产生对新事物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学习评价中要关注学生是否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表达,能否对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资料库”和“学习大空间”既有相关知识介绍,又有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拓展学生联想思维的活动设置,给学生提供了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

篇九: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

  形

  象

  计

  卡

  设

  虽然卡通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它以亲近自然,可爱夸张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甚至很多成年人也是对卡通情有独钟。“卡通文化”已经伸向全世界各个角落。无数的儿童书,画册、作业本、书包、铅笔盒、衣帽服饰、贴纸等等到处都是卡通形象。卡通正逐步成为青少年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卡通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他特有的表现手法,具有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一些卡通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有善恶、有美丑、有现实与想象、有历史与未来生动有趣,学习卡通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课知识内容丰富,包括了漫画、卡通画两方面知识。通过对卡通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对卡通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并尝试用卡通形式设计一个卡通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卡通片,引导学生欣赏卡通作品,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卡通画的特点和形式,以编一个有趣的卡通故事为题启发同学们的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方法特点及表现的语言,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设计卡通想象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vcd卡通片

  图片若干张

  动物人物表情

  场景

  图片等等

  学具准备:铅笔

  卡通图片

  颜色

  等

  教学过程:篇二: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走进水墨画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习,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

  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平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

  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

  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学案例,我有以下收获:

  1、更新教学理念,学习使用探究性教学。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

  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

  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案例的设计,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在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复制”的被动型学习。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

  4、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性

  。教学手段的创新,是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从不被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完全听命于“老师的答案”和有限的书本知识的狭窄范围里,这样无情地扼杀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而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学者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学习方式富有创意,注重个性的发展。既有把联想变成作品,又有小组成员的作品展示。这节课的课堂

  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实现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相互统

  一。这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他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5、运用了综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是体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综合体系,是教学者教学理念的检测。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美术作业,而对于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并不是很关心。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像与不像”来实现的。因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这一案例的创设,展示出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6、学生的作品还不是很成熟。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画的并不理想,我告诉他们,这很正常,国画是要有多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好笔墨的效果。一位画家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我相信,只要有热情、有恒心,就一定会有收获的。篇三: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

  花

  卉

  装

  饰

  画

  教材分析:

  《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教版)第14册第3课,本课的设计以“花”的造型变化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的方法,采用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美丽的花卉装饰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一定认识。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一定的任务。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卉装饰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例如:

  概括、归纳和夸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饰画,美化生活空

  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对花卉进行取舍、夸张和变形。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手法设计花卉装饰画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卉图案

  学具准备:铅笔、水粉颜色、水粉笔等色彩用具、花纸

  教学过程:

  234课后反思:

  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我还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发现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在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与花卉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篇十: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合集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美术教案1一、教材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以形写神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以及“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建议,教材以形写神围绕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关的提示,为尝试表现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教材为学习提出了技法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要求。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尝试表现,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途径。

  “资料库”:介绍传统绘画理论和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学习大空间”:介绍工笔画知识,引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叶浅予的作品《藏族舞蹈》运用纯熟的线条,勾画出灵动的舞蹈动作。中国画表现人物要求一气呵成,所以对人物造型的准确、深刻理解便成为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使学生理解造型基础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国画表现中的意义。

  韩羽的作品《戏剧人物》运用泼墨技法,表现了舞台上的张飞刚毅、憨直的艺术形象,造型夸张,气势非凡。墨色浓厚苍润,用笔洒脱飞扬。墨色的变化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仔细观察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感受和体会墨色的不同层次。

  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图》,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微睁双目、喃喃吟颂的面部表情,以及简约造型中空白的处理,体会诗人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的心境。

  “活动一”设置了读画、临画的学习任务,并为此选择了其他人物画作品。这一部分的学习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简洁的笔墨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参考。让学生通过读画细心品味人物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笔墨运用特点,通过临摹学习体会人物造型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活动二”围绕一定主题的人物画创作而设置。教材选用了《学步》和《相马图》两幅作品作为范式,从人物刻画、环境渲染和道具

  安排等方面做出提示,也可以作为临摹范本使用。

  2.教学组织

  教学准备以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为主。多媒体课件应考虑提供放大的作品局部画面;演示和作业用的工具应保持一致,以便学生模仿。作业用纸的尺寸应适合在课桌上使用,可以考虑选用浸染程度不大的皮纸。课堂组织形式仍旧以单独作业为主。教学过程中注意习惯的培养,对工具的摆放、使用以及卫生事项做出具体要求,如注意笔洗的摆放;用手指捏挤去除毛笔多余的水分,不要随便乱甩等等。

  3.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活动设置,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活动和临摹尝试,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学习用水墨表现简单的人物。第二课时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欣赏导入,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提出问题,从整体感受线条的表现特点、水墨效果、构图安排和细节刻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人物神态的表现、情感的抒发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尝试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试一试将作品与题材、性格对号,进一步体会笔墨与情感的联系。

  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活动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穿插笔墨的练习,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临摹,切身体验用水墨画人物的过程,并让学生交谈感受。欣赏、分析《太白行吟图》,对比其他作品,分析人物动态塑造、身份举止的表现以及关联绘画主题表现的其他问题,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归纳要点,对教学做出评价,结束这一课时的教学。

  1、作业要求:课本P36页学习活动二,收集班级成长资料,建立班级网页,展示个性风采。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网页或其他自己心目中的网页等。

  1、回顾交流。

  欣赏,探索交流。

  2、学生听讲,分析、交流;理解、体会。

  3、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进行个性网页设计。

  学生相互欣赏并评价。

  初中美术教案13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第四单元

  《我们的画展》(综合·探索)

  人教版课标初中美术八年级八年级上册

  嘉峪关市第六中学许福仓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二学生已经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具有小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为情感形式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交流与情感教育。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索”活动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综合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索实践,利用本单元前面的内容进行引入,再配以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用以辅助学生大胆进行画展的策划和实践。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2、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六、教学课时:

  (参观与考察)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观看老师演示的图片,请问你们认识这些建筑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建筑特色吗?

  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北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其中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

  (三)美术馆和博物馆

  1、美术馆的概念: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事业机构,属于博物馆的一种。19世纪以前,已有专门或主要收藏和陈列美术作品的博物馆。于是20世纪初产生了新的概念──美术博物馆,即美术馆。

  2、美术馆的历史:西方对美术作品的收藏始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皇公贵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术遗物。18世纪中,博物馆中也收藏了美术作品。现在全世界的各种美术馆约有7000个。

  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

  4、博物馆。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四)走进中国美术馆

  1、介绍中国美术馆

  2、(利用演示图片参观美术馆的各类展览)你到美术馆参观过吗?有何整体印象?

  3、参观过毕加索紫禁城画展,你认为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4、在《站立的文字》展览中,展览的主体策划是怎样的?(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

  5、展览的宣传。(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八、课堂练习:(我们的画展)

  根据学校和班级的现状,请你策划举办一次有特色的美术展览。

  九、作业安排:(课后思考)

  1、商场商店等场所的商品展示对你布置画展有何启发?

  2、参观你周边的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调查了解它们的历史和现状。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课件和大量的图片资料。

  十一、自我问答:

  1、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总结参观展览的意义目的。

  2、同学们生思考:

  ①你知道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吗?

  ②美术馆是如何布置、展示美术作品的?

  ③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说说各种美术作品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做策展人策划一次展览,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手工制作或个人收藏品,让学生开动脑筋,在展览的内容及主题上加以创意。根据自己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有地方特色的美术馆或展览馆带领学生参观,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这类美术馆或展览馆在本地区的分布,他们的历史、发展演变和现实状况。提醒学生可以搜集文字资料,图像资料,也可以上网、去图书馆、书店查询。在课堂上可以由学生来分组讲解,老师归纳和补充,各组还可以展开竞争评比。

  这样的学习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作业中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在学校举办一次小型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美术馆,关注美术展览,利用展览的形式进行学习交流和宣传。

  初中美术教案14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布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装饰纹样的设计与平面构成方法。

  3、体会设计所传递的情感。学习用设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促进情感交流。关注细节之美,热爱生活,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重点

  装饰纹样的设计和平面构成方法。

  难点

  装饰纹样的设计中个性情感的表达。

  教学准备

  挂图,树叶,颜料,白纸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等。

  板书设计

  1、先根据用途设计排列组合的形式。

  2、设计一个单位纹样。(或基本形)

  3、根据单位纹样的大小画好若干个格子,再想好怎样重复排列。

  4、将单位纹样逐一拷贝。

  5、进行色彩设计,从常用图案配色方法(同种色、类似色、对比

  色)中选择一种方法,并选择一组颜色。

  6、上底色。

  7、分别填好大的色块。

  8、描绘细部或勾线,最后调整,直至完成。

  教学过程

  一、装饰布的功能

  同学们:你见过装饰布吗?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家居环境中可以起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装饰布吧。利用装饰布可以制作窗帘、沙发套、靠垫、床罩、枕套、桌布等。

  二、饰布的特点

  装饰布与一般服装面料相比,它的幅面较宽,花型较大,色彩更加丰富,纹样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富于变化。

  让我们再看几块装饰布,请你说说它们与一般的服装面料有什么不同?它们有哪些特点?

  三、装饰布的设计

  1、纹样设计

  装饰布纹样的设计内容广泛,总体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

  (1)平面构成是将几何形作为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因为平面构成的视觉效果独特,并具有很强的现代感,所以在现代家居装饰中被广泛应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

  A、你能找出它的基本形吗?它又是怎样排列组合的?重复方向的排列组合

  B、这幅平面构成中谁是基本形?它是如何排列组合的?正负形转换的重复排列

  C、这幅平面构成采取了什么排列组合的形式?不定方向的重复排列

  (2)重复在平面构成和图案纹样中都是常用的`排列方法,它能使基本形或单位纹样在重复的排列中形成和谐的美感和多样变化的节奏感。

  请你说说这些装饰布纹样都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2、色彩设计装饰布的色彩非常丰富,不同的色调会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请你对照片中装饰布的色彩,谈谈你的感受。

  低明度色调深沉高明度色调明快

  看了以上这些照片,你对装饰布是否已经产生了兴趣?你一定也想用装饰布为你的居室做些什么吧,那就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大家一起动手来设计一组装饰布,使之成为一个系列,分别用它们来制作窗帘、床罩、靠垫、桌布等,使我们居室的整体色彩及格调搭配得更加协调。

  四、装饰布纹样的绘画步骤

  1、先根据用途设计排列组合的形式。

  2、设计一个单位纹样。(或基本形)

  3、根据单位纹样的大小画好若干个格子,再想好怎样重复排列。

  4、将单位纹样逐一拷贝。

  5、进行色彩设计,从常用图案配色方法(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中选择一种方法,并选择一组颜色。

  6上底色。

  7、分别填好大的色块。

  8、描绘细部或勾线,最后调整,直至完成。

  五、学生作品展示小结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感受一下他们带给我们的美感,并就作品的风格、色调、纹样设计、排列方法、色彩配置、整体效果等方面,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初中美术教案15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培养发现、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阐述工艺美术的一些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它们之间关系,并

  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工艺美术品。

  课前准备:布置一个工艺美术展览室,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观看录像——发现

  观看工艺美术的录像(有音乐无解说词)后,师:“刚才看到的属于美术的哪一大类?”学:“工艺美术”。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工艺美术的特点》”(多媒体投影屏展示)

  三、学生自学——探索

  师:“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研究是什么?(屏幕展示)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出答案。”学生看书自学后回答:“是实用和美观。”“实用具体指方便、舒适、安全;美观指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屏幕展示)师:很对,由于技艺专业知识较强,本课不作研究,今天,我们着重了解美观中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这四个方面。”

  四、课件、实物展示——感受、探索

  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变化,采用了动画、3dmax立体造型、360度旋转形式,画面有趣、生动;教师精选实物分别给予说明。学生感受深刻。

  五、参观展览——鉴赏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工艺美术品(全班分8小组、4小组设计“文具盒”,另4小组设计“丹阳黄酒酒瓶”,要求符合工艺美术的特点,创意新颖,不能抄袭。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并展示单线勾勒的简易设计图。同学们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览,在鉴赏众多工艺美术品的同时,启发产生了将要设计的工艺品的形状。

  六、小组讨论——创造

  小组在观看展览的基础上,展开热烈的讨论、争论、创造思维不断交流,启发。

  七、大组发言——创造、启迪

  小组代表上讲台发言,谈自己的创意指导思想,谈具体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设计,由于同一内容有4个小组发言,大家的创造设想又进一步得到广泛深入的交流。精彩而新颖的设想,巧妙而奇异的构思,不时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有的代表在发言中说“同组其他人还有更精彩的设想,不能局限于代表发言,而应让他们自由发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八、教师小结——理论、激励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的创造设想可以通过课后书面作业的形式交来。下面我们请大家观看两组工艺美术精品,一组是由我校校友,现深圳大学美术系李亦文主任制作的竹子做的盒、筒、铲等实用工艺,一组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吕存的乱针绣,即正则绣,是美术大师吕凤子传授流传下来的,远看就是一幅油画,近看是用交错的彩线绣出来的,是一种陈设工艺。工艺美术范围很广,凡是以实用或陈设为目的,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作的物质产品都是工艺美术。一件好的工艺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并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推荐访问: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 单元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