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学校现有基础与优势
桓台县实验学校始建于2006年8月,占地面积19.5万米2。现有9个年级,116个教学班,5600余名学生,348名教职员工。教师中获得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含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称号的100多人,获得县级以上优质课、优课的200多人。
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不断提高质量为中心,以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逐渐发展成为一所质量优异、群众满意、底蕴深厚的优质学校。
文化建设成绩突出。逐步确立了适合我校发展、具有显明特色的学校理念文化,逐渐营造了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环境文化,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培育了日进日新的学校精神,凝聚了求实、实干的学校风气。
生态校园日臻完善。将学校建在森林里、建在图书馆中、建在运动场上,让绿色、书香、运动共同呵护生命成长,一所适合生命成长的生态校园正在形成。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课改十余年,形成了“品德修身、人文强基、科艺交融、体育固本”的学校课程思想,基本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的中心作用日益凸显。
课堂文化日渐丰满。“适合学生发展,独具教师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群不断壮大,“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即时反馈”、“工具撬动课堂”等教学策略有效实施,“实验大讲堂”、“教学微论坛”、“教学嘉年华”等教研平台越来越成熟,教师发展的舞台越来越广阔。
国际理解教育成绩显著。开设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友好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都有师生参与国际研学交流;
从意大利引进的陶笛课程已经完成了校本化实施;
与我国的台湾及香港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台湾名师李玉贵、王圣昌等走进我校课堂,“超脑麦斯”教学项目在我校落地。
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学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初步形成,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有效推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行为习惯和自主发展能力,形成了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作品牌。“科学教育走进实验室”,让学生“玩中学、做中学”,科学教育得到加强。艺术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小乐器大课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成为学校的体育工作行动指南,“让运动成为习惯”正逐渐成为全体实验人的实际行动,“阳光体育”、“全员体育”扎实开展,学校篮球工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二)学校主要不足与制约因素
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不进则退,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还不够全面深入。特别是以学校章程为中心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体制机制的改革还不够深入。学校要走向现代发展、优质发展、协调发展之路,还有诸多制度制约。
2.学校文化建设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理念文化体系还不完善,标识系统还不够完整,环境文化建设还不够精致,整体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学校现代化建设、内涵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对新的教育形态、学习方式等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或不能完全接受;
教师专业发展的力度还需要加强;
部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4.课程与课堂建设水平需要继续提升。课程体系还需要继续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比较粗放,在课程开发与评价、课程动态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课堂变革的动力还不够,有些教师课堂效率还比较低下。
5.德育工作需要更加扎实有效。大德育理念还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大德育”格局尚未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全域覆盖、内外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还未构建完善,德育课程一体化任务紧迫。
6.学生综合素养评价需要改进。现有的方案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学生综合实践、习惯培养、人格养成等方面的评价还有欠缺,不够科学、规范。
7.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群众对美好教育的追求日益增长,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环境育人理念,提升环境育人水平;
学校的教育 教学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已经破损、落后,校舍也需要不断维修、优化;
美化、绿色等也需要不断改进。
8.学校品牌与特色建设工作力度不够。品牌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教育品牌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很多有影响力的特色工作缺少系统的提炼与归纳。学校需要尽快创建自己的“和·实”工作品牌,在各个方面彰显品牌特色。
9.“智慧学校”、“智慧教育”的实施还相对落后。校园的基础平台建设还不够先进,在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环境建设等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需要更新配置、更新理念,实施完整统一、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教育。
10.协同发展的教育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一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展还需要做得更好,需要提升家校共育品质;
二是学校中小学一体、学科九年一贯的发展思路还未很好地贯彻,学校的九年一贯制优势还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学校“高位优质”发展,立足校情,把握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遵循教育规律,优化教育生态,提高学校现代化水平。秉持“建最美的学校,做最真的教育”的宗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迈上发展新台阶。
三、工作总目标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对学校未来提出新的发展愿景与目标,期望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态更加和谐、教育品质更加高贵、教育成果更加卓越。
1.建一所育人生态更加和谐的学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处。校园内“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处处充满绿色生机;
教师用心教,学生认真学,师生生活幸福快乐;
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育人生态更加和谐;
环境之内涵与办学理念趋于完美统一。学校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书香、健康、绿色的特色更加鲜明而精致。
2. 建一所教育品质更加高贵的学校。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成为学校自觉,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幸福教师成为主体,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行为高雅的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
3.建一所教育成果更加卓越的学校。优雅的“和·实”文化品牌影响力日增,独有的“和·实”课程体系日渐丰满,“适合学生发展、适合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群百花齐放,充满生机的现代学校制度日臻完善;
学校在不同的层面均有特色与品牌,在各类质量评价、竞赛展示等活动中保持省市领先地位。
四、分类目标与措施
(一)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1.工作理念:自主发展,团队成长
2.工作目标:强师德、提师能、正师风,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专业成长为抓手,以名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建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同步发展。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3.责任部门: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强化师德建设。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四德”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立新入职教师宣誓制度;
扎实落实上级关于师德的要求,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②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拓宽培养渠道,构建学习型研修群体,充分调动教师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完善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制度,加大团队建设力度;
建立学校“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举办名师 “网络沙龙”,进行案例分析,交流学习心得,促进共同提高;
让更多的教师去高校或教改前沿地区名校进修,进行“蹲点”式学习,拓宽视野,促进专业发展。
③依照学校发展愿景,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每一位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自信,对同事欣赏,对工作敬业,对学校忠诚,对社会奉献。
④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发展评价机制,建立评估、考核体系,以评价引导、规范和监督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常态化组织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综合运用教师互评、行政评价和学术组织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完善优秀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制定促进团队建设的各项行为准则,强化团队工作评价。
⑤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全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坚持“每日一小时健身”制度,认真组织好教师健身俱乐部工作。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完善教师评聘工作方案、教师评价体系,制定名优教师考核培养选拔办法、建立“杏坛”名师工作室,探讨更加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落实教师健身制度。
②20xx年度: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教师团队评价、考核制度,初步形成促进教师生命成长的完整的工作机制,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品德提升、身心健康等有制度保障,并有效实施。
③20xx年度:形成比较完善的促进教师生命成长的工作机制,教师的专业素养、品德修养、身心健康等整体上有明显提升,“静心教书,用心育人”的教风深入人心,形成具有实验特质的“四有教师队伍”。
(二)完善“和·实”课程体系
1.工作理念:让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课程
2.工作目标: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到实处,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确保“和·实”课程建设模式逐步成型;
创建一批精品课程。
3.责任部门:教学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完善各学科九年一贯的课程构建。开发并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需要,开发足够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②创建学术类拓展特色课程:吟诵课程、陶笛课程、科技类课程、书法课程、朗诵课程等,开好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等系列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形成特色。
③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好各类特色教室;
进行各类课程的师资培训;
从校外聘请艺术、体育等专业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先进的课程资源等。
④培养并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挖掘资源,以“工作室”的形式带动促进特色课程的持续发展。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所有学科制定出学科建设规划方案,并逐步探索对应的评价方案;
完善校本课程实施、展示与评价方案。
②20xx年度:所有学科编写出与课程方案配套的各类校本教材;
编写出与校本课程对应配套的校本教材;
并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方案。
③20xx年度: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使“和·实”课程拥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三)打造“实·乐”精彩课堂
1.工作理念:让每一节课都精彩
2.工作目标: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适合教师个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群,确保“实·乐”课堂初步成型;
县市课堂教学评优及其它教学研究、评比展示活动保持领先;
打造精品教学团队,积淀学校独有的课堂教学文化。
3.责任部门:教学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扎实做好教师日常教学及校本研修工作,积极开展并参加各种教学评优展示活动。解读“实·乐”,充盈“实·乐”,丰厚“实·乐”。充分发挥“实验大讲堂”、“教学微论坛”、“教学嘉年华”等校本研修平台的作用,每学期至少各组织1次“骨干教师示范课” 、“教学公开课”、“同课异构”等课堂教学展示、评比、研究活动。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②坚持专家引领及名师示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提供条件让教师积极参加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活动,转变理念,开阔眼界,提高能力。
③继续推进“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铺建职业成长的快车道。按时举行“青蓝工程结对仪式”、“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青年教师成长汇报课”、“青年教师座谈会”等活动,完善“青蓝工程”评价体系,保障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④开展教学和教研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倡导“我的模式我的课”,丰富“实·乐”课堂内涵;
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超脑麦斯——创意思维数学”等课堂教学实验;
积极探索并在初中构建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⑤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引进名师课堂教学资源、创建课堂教学共享平台。建立思维导图库,建立培养试题库。
⑥实施学科工具撬动课堂,寻找适合课堂改革的学科工具。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以教学的信息化带动教学的现代化,优化教学过程。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完善课堂教学规范,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展示、评优工作机制;
以学科组内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核心,组建精品教学团队。
②20xx年度:各学科均形成各种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青年教师进步明显,学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上有明显提升,县优质课评选保持领先地位,学校表彰奖励一批精品教学团队。
③20xx年度:形成“适合学生发展,适合教师个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群;
课堂教学评优及教学研究、评比展示活动保持县市领先地位;
精品教学团队形成地区示范效应。
(四)构建“四位一体”大德育
1.发展理念: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
2.工作目标:扎实落实立德树人,以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为载体,构建我校独具特色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重新回归学校教育的中心。形成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构建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新格局,并在德育实践中创建独具学校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品牌,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品质。
3.责任部门:学生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要求,融课程德育、文化德育、实践德育于一体,构建《桓台县实验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和《桓台县实验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评价细则》,全方位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②落实德育课程目标
落实德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落实学科课程德育,根据各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的要求,研究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准确把握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范畴,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探求德育实施的有效方式方法,切实把课程德育落到实处。
落实文化德育,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和学校文化、生态文化、社会文化课程资源,让文化德育润物无声。
落实实践活动德育,一体化构建学校活动德育课程体系,突出活动德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身心体验中落实德育目标。
③形成有效德育评价
参照并依托我校的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根据《桓台县实验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评价细则》对学校德育工作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依托《桓台县实验学校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对学生完成德育课程的质量和道德素养水平形成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和办法。让科学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一个生命更精彩。
④创建优质德育品牌
以团队一体化课程为依托,创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德育品牌;
以研学旅行课程为依托,创建“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德育品牌;
以诗意课程为依托,创建“遇见·诗意年华”德育品牌;
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依托,创建“行走地球·理解世界”德育品牌;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创建“生命,原本富足并美好”德育品牌;
以书法教育课程为依托,创建“书法,浸润儿童心灵的中国印”德育品牌;
以科技类课程为依托,创建“小小创客与科技中国”德育品牌;
以书香阅读课程为依托,创建“从书香少年到书香中国”德育品牌;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依托,创建“健康中国·你我他”德育品牌;
以美育课程为依托,创建“艺术,让生命更有品质”德育品牌。
⑤创新团队工作。建立以学校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民主自治组织、以学生社团为外围手臂延伸的“一心双环”组织格局,健全团委书记总负责、级部少先队辅导员和团总支书记分工负责的工作局面,以“推优入团”为重点做好团队衔接工作。开展“最美中学生”寻访以及科技创新、志愿公益等活动,发挥团员带头辐射作用;
组织好主题团日、队日、入团入队仪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与价值引领。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初步形成德育一体化的育人文化;
制定《桓台县实验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建立德育课程体系,构建起“四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并逐步组织实施与落实;
依托《桓台县实验学校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对学生的德育课程完成质量形成可行的评价体系和办法,试运行评价。以课程为依托,初步创建不同课程领域的优质德育品牌。德育工作特色初显,在市、县域内初具影响。
②20xx年度:继续在教育实践中深化德育一体化育人文化;
针对“德育一体化”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并修订《桓台县实验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桓台县实验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评价细则》,并对《方案》和《细则》深入组织实施和落实;
创建相对成熟的优质德育品牌。德育工作品质日渐趋优,在省、市县域内形成广泛有益的影响。
③20xx年度:形成浓郁的德育一体化育人文化;
构建起德育一体化的高远育人格局;
形成德育一体化的有效评价体系;
创建各个课程领域的优质德育品牌。卓有成效地落实“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这一根本教育原则,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工作力求在全国、省域内形成有益的影响。
(五)创建“美·真”艺术工作品牌
1.工作理念:提升审美,陶冶性灵,培养雅趣
2.工作目标:构建完整的美育课程及活动体系,形成以乐器教学等为代表的美育工作品牌(课堂乐器、丙烯画、软浮雕、衍纸、陶笛等),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3.责任部门:艺体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提升专业化工作水平。聘请专家,指导艺术工作的开展,提升自身专业化工作水平,扎实、科学地开展艺术校队的训练与比赛活动,在陶笛项目中,培养一专多能的老师。
②完善学校美育课程及评价体系,编写艺术特色校本教材,规范课程与活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
扎实上好艺术课,开展好相关活动;
各项课程、活动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③充分利用艺体服务中心工作优势。坚决贯彻九年一贯制扁平化管理理念,加强项目教研。全学校不分学部、不分年级、不分班级,整体管理,整体规划,协同作战,重点工作项目可设级部负责人。
④加大硬件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工作条件。
⑤对现有工作,注意积累材料,归纳特点,挖掘内涵,整合创新,形成体系传承,凝聚为特色品牌。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初步完成美育课程的整合及活动体系的创建,建立并规范学校艺术团队,优化学校乐器教育特色;
特别是建立交响管乐团,民乐团,陶笛乐团。制定《学生艺术素质发展手册》,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成绩,纳入期中、期末检测成绩。完善陶笛工作项目,以此为基础,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教研的探索;
学生陶笛吹奏的优秀率达到80%。在教育集团初中部推进陶笛创意画,研讨用3D打印机制作陶笛并烧制陶笛。
②20xx年度:完善艺术校队梯队建设,并且具备一定的演出、比赛水平;
编写学校艺术教学课程指南,完善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体系;
合唱节、艺术节等普及性艺体活动更加规范;
举行陶笛创意作品展。
③20xx年度:形成完善的美育课程及活动体系;
各艺术团体形成大带小、老带新的良性循环;
学生人人学会一至两种乐器,美育工作达到全市领先水平。以陶笛为代表的乐器教学等形成亮点和特色,举办市、县陶笛教学成果现场展示会。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作为学生的基本达标条件,并且得到家长及社会认同。把这一项目打造成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品牌和特色。
(六)强化“健康第一”体育工作特色
1.工作理念:让健康第一成为自觉,让体育锻炼成为习惯
2.工作目标:落实“健康第一”理念,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优质体育教育品牌,全面提升学生体质。
3.责任部门:艺体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构建特色体育课程,一个级部一个体育特色课程。
②实施“一校多品”工程,坚持大课间和一小时体育活动制度,开展特色运动项目教学。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年级、体育竞赛。大力推动传统项目足球、篮球两个拳头项目的发展,积极推进田径、跳绳、乒乓球、羽毛球、定向运动、轮滑、“冬季迷你马拉松”等项目的良性发展。
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网络化,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每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公布。
④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建立“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体育考试评价新机制。
⑥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
强化用眼卫生,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
⑦贯彻九年一贯制扁平化管理理念,整体规划,协同作战,凸显自身优势。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初步构建完整的体育教育课程及活动体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到全县领先水平;
完善挖掘品牌特色体育项目,提高全员运动会的项目质量;
篮球、足球运动普及率达到100%。申报市级篮球传统校,篮球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足球力争全县第一。
②20xx年度:学生体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班级联赛、体育节活动更加规范;
学校体育比赛、体育训练及群体性体育工作保持全县领先水平。80%学生基本掌握篮球、足球基本技术,小学男女队继续向冠军冲击。初中篮球队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争取更大突破,初中足球争取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③20xx年度:形成“一校多品”拳头引领特色的“实校体育模式”。各校队形成大带小、老带新的良性循环;
桓台县足球联赛,男女组保二争一,篮球队等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全员运动会更加有序、激烈、精彩,形成学校体育育人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两项运动技能,保持良好锻炼习惯。学生近视率有明显降低,体育达标率全县领先。
(七)构建“更好的自己”科学评价体系
1.工作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
2.工作目标:制定完善而科学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并组织有效实施。
3.责任部门:学生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依托我校的课程建设体系制定《桓台县县实验学校学生综合素养实施方案》。
②确定相对完整的评价内容:主要对学生完成的基础课程、修身课程、发展力课程等进行科学评价。
③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实施动态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反映学生的成长变化历程,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制定《桓台县实验学校学生综合素养实施方案》,初步形成综合素养评价的结构框架,安装网上评价系统,导入部分模板数据,网上评价系统进入初期运行阶段。
②20xx年度:根据前期运行情况,确定适合我校实际的综合素养评价模板,进行评价体系的论证、完善,网上评价系统作用初显,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③20xx年度:实现学校综合素养评价和淄博市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顺利接轨,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科学的量化管理,以引领学生主动、自觉地成长,在市、县域内有一定影响。
(八)办好智慧父母家长学校,提升家校共育品质
1.工作理念:携手同心,助力生命成长
2.工作目标:进一步理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对家长的育儿需求和自身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办优质家长学校。
3.责任部门:学生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以“课程化、学分制”为核心推进家长学校课程实施,继续开发学校“智慧父母”课堂,给家长更多选择。面向校内外招募“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建立一支专业、敬业、乐业的讲师团队伍。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②编写满足家长需求的家长学校课程,建立丰富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并科学安排课程实施。
③加强家委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四级家长委员会建设和体系,让选举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并形成规范的选举、换届制度;
促进家委会职能建设,充分尊重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④推进“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建设,建立家庭教育虚拟社区,打破时空界限,提升家校共育品质。
⑤形成有效的家长学校和家校共育评价体系,保证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初步建立包含必修和选修课在内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并出台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学员考核评价制度。以规范的程序建立完善四级家委会组织,建立家委会选举制度。
②20xx年度: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突出选修课建设,家长学校施行走班制教学,能根据家长需求提供课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
③20xx年度:家校共育工作形成体系,以“学分制、选修课”为核心的家长学校成为省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家长学校。
(九)探索“工具撬动”,形成信息化应用特色
1.工作理念:工具撬动课堂,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
2.工作目标:努力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学科及教师,形成以“工具撬动”为代表的校园信息化应用特色;
努力实现办公应用覆盖全校各部门,建设智慧校园,推动实施完整统一、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教育。
3.责任部门:教学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①在前期基础上深入应用推广。借助学期初集中培训、教学嘉年华活动、教研组教研活动等,进行工具的交流与推广。各科找到一款适合的工具,通过教学嘉年华平台、工具发布会等形式展示推介。
②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的探索,能充分应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技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加快推动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让学习真正随时随地发生。
④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应用,提高行政效率。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传统优势学科确定工具软件,起带头作用。
②20xx年度:学校层面成立领导小组,更大范围的推进已有成果,让每个学科都找到合适的工具。
③20xx年度:在教学应用的基础上,学生也参与进来,通过工具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效率。推进校级综合工具(特色应用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学校的智慧教育特色,进一步提高智慧校园建设达水平。
(十)建设“美丽校园”,推动学习空间变革
1.工作理念:更好的学习空间,更美的实验校园
2.工作目标:改造绿化环境、道路环境、运动环境、教学楼内部空间,让校园的每一处空间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形成生态校园工作品牌。
3.责任部门:后勤安保服务中心
4.具体措施:
(1)改造绿化环境:
①建设“24节气园”:地点---体育馆东部水系绿化区域。大约10000平方米。设计“春”“夏”“秋”“冬”四个园区入口,从入口逐步深入,安装石凳、日晷、24节气、竹简等,对园区路径进行改造设计,对绿化植物进行归整,精简和部分增加。形成中国文化-----天文历法的学习场地,打造四季有时、鸟语虫鸣、花草树相映和谐的学习空间。
建设水系工程,联通24节气园和升旗广场半亩塘流水,创造灵动活泼的校园水系。
②对学校30余片绿化场地,大约6万平方米的植物进行科学规划,去粗化、减少植物之间的矛盾、增加层次和搭配。每个园区建立信息档案表,形成精致绿化、环境清新、赏心悦目的学习空间。
(2)改造道路环境和运动环境
③对学校道路实行标准交通标线、标志设计,形成校园师生校内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育人学习空间。
④更新运动场地标线、配置运动图案和运动口号,增加运动场地洗手设施,形成标准化人性化的运动学习空间。
⑤完成“学思知行”为主题的学校大门橱窗建设,配以活字印刷效果和现代化设计,形成大气磅礴、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主题文化学习空间。
(3)教学区楼内魅力校园学习空间
⑥完善学校教学区走廊文化、大厅文化,形成琅琅书声、快乐欢笑的学习空间;
设计实施图书馆开放阅览学习空间;
建设传统文化体验中心,营造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学习空间。
5.年度目标:
①20xx年度:制定环境改造规划;
进行学校水系建设的规划;
完成校门橱窗改造;
开始运动场地文化建设。
②20xx年度:完成传统文化体验馆及二十四节气园的建设;
进行学校草皮的清理更换工作。
③20xx年度:变革绿化环境、道路环境、运动环境、教学楼内部空间,使之大气、优雅、精致,形成生态校园工作品牌。
五、保障机制
(一)构建共同愿景
让全校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发挥其主动性,自觉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活动。尤其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展开多个轮回的互动,最后形成学校的发展规划,使办学追求成为全体教师、至少大多数教师所接纳的共同愿景;
努力让全体教师在发展项目和目标上达成共识,形成方向和责任的一致性,全校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本规划确实成为全校教师的“行动计划”。
(二)完善工作机制
校长是组织实施学校规划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党总支进一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支持校长履行行政管理职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主动发展紧密结合。实施项目负责制,各个工作项目落实到服务中心,由分管各服务中心的副校长牵头,各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工作团队,实施具体的项目发展工作。建立完整的行动计划体系,各服务中心、各学科建立自己的部门(学科)规划,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用完整的工作体系,保障规划的科学实施。
(三)实施项目评估
构建学校规划自主评估体系。为落实规划的实施,学校每学年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形成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进一步完善自评指标、自评机制,让自评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机制。每学年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规划实施的评估,以促进规划的有效落实,实现学校主动健康的发展。
同时,积极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考核,不断改进工作,保障规划实施,促进学校发展。
推荐访问:县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活动方案 发展规划 实验学校 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