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5篇

篇一: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

  

  某市大中小学校(幼儿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手册

  ----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

  1.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传染病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要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鼻涕或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保持居室清洁和周围环境整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随身携带口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剂,必要时使用。推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注意饮食卫生,加工、储存食物做到生熟分开,煮熟煮透。不食用野生动物。

  2.为什么要坚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是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第二是看所处的环境,如果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则应佩戴口罩;第三,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

  第四,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另外,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

  3.普通公众应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必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做到科学选戴口罩,既达到防护效果,又避免资源浪费。

  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

  1米)时佩戴。

  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与居家观察、出院患者共同生活的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5.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6.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普通公众使用过的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7.为什么洗手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

  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细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细菌、病毒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而用脏手触摸物体表面,一些细菌、病毒又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8.应如何正确洗手?

  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放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用流动水将双手冲洗干净。

  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9.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为了避免疾病经手传播,应注意正确洗手,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前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10.外出不方便洗手时怎么办?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应足量使用,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等消毒剂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剂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11.为什么要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12.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不要对着窗口直吹,避免受凉。

  13.为什么要保持1米社交距离?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因此,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即为社交安全距离。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仅能降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14.加工制作食物应注意哪些事项?

  (1)在加工、运输、储藏等过程中,食品表面或外包装上可能被细菌、病毒污染,因此在日常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2)注意手卫生。接触生的肉、禽、水产品等生鲜食材后要及时洗手。

  (3)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尤其在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

  (4)煮熟煮透。加工肉、水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尽量不吃生的水产品。

  (5)分类储存。生的肉、水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单独包装,包装袋要完整无破损,生、熟食物分层存放。

  15.为什么不能捕猎、贩卖、购买、加工、食用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指所有非经人工饲养而生活于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动物。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且很多都与野生动物有关。许多野生动物带有多种病毒,如果人类与之接触,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如艾滋病病毒、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埃博拉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猴痘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等,都是通过与野生动物的接触传播到人类。

  16.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

  在家庭中,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居家环境整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桌面、地面等家人经常接触的公共物品表面,要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或清洗,一般不需要消毒。必要时(如家中有身体状况不明客人来访等)进行消毒,主要的方式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

  煮沸消毒主要用于对餐具、水杯的消毒,先将物品洗净,再放入沸水中煮(蒸)10分钟。

  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物体表面,达到消毒的目的。家庭一般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和含醇消毒剂(如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餐具等的消毒,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含醇消毒剂乙醇含量为70%~80%,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

  于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17.家庭使用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家庭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是含醇消毒剂

  (如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使用消毒剂应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使用。

  消毒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并远离火源。

  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不要使用饮料瓶等盛放消毒剂,防止儿童或不明情况者误服。

  严禁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同时使用或混合使用。

  酒精只适用于物体表面擦拭或喷洒消毒,不适用于大面积喷洒,不能用于空气消毒,以免引起火灾。

  使用酒精时应远离高温物体和明火,不要吸烟。

  含氯消毒剂要用冷水稀释,现配现用,且不能与酸性物质混合。

  含氯消毒剂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时应戴橡胶手套。

  18.外出回到家应该如何做?

  外出回到家后,有条件的建议将鞋子、外衣等挂在通风处。妥善存放好口罩。应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双手。手机、钥匙等经常触摸的物品,应定期用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擦拭。

  19.外出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守“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级就诊原则,选择就近就医。

  (2)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了解就诊流程,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就医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触摸后应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候诊和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选择楼梯步行,若乘坐轿厢电梯,应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

  (6)尽量选择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费。

  (7)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卫生,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掩口鼻。

  (8)就医返家后,立即正确洗手。

  20.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发热患者就诊时,除遵守外出就医要求外,还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到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陪同人员也要注意做好防护。

  就医时,应如实讲述患病和既往就医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与可疑人员的接触史等。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

  关检查及隔离治疗。

  21.居住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

  如果居住的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在这些人被诊治的同时,相关机构会按要求对他们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会到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家中进行消毒,公共区域也会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物业进行清洁消毒。所以作为小区居民,无需过度恐慌。除继续做好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日常防护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排查等工作,服从社区统一管理。

  (2)减少外出活动:尽可能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减少在外滞留时间。

  (3)乘坐电梯做好防护:尽量选择人少的时候乘坐电梯,避免拥挤,乘坐电梯佩戴口罩,注意和他人保持距离,尽量

  不要用手直接触碰电梯按钮。

  (4)关注家人健康状况:若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报告村(居)委会或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做好相关的诊治。

  (5)不信谣、不传谣:及时关注卫生健康部门等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理性对待疫情,不制造、不听信、不传播不实言论。

篇二: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

  

篇三: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

  

  中小学生预防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病毒形态类似王冠而得名。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世卫组织命名为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蝙蝠、果子狸、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4.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5.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看,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6.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

  14天内曾与病人或疑似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同车的乘客等。

  7.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一般

  3~7天,最短

  1天,最长不超过

  14天。10~14天是一个隔离观察期。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9.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1)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不一定是感染了冠状病毒,应及时由家长陪同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

  (2)如果发病前

  14天内曾到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

  ,或发病前

  14天内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由家长陪同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

  (一)个人防护知识——洗手篇

  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何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

  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如何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第七步:清洁手腕。

  手要洗足够的时间,至少

  20秒,建议用

  "快乐洗手法

  ",心中默唱

  "生日快乐歌

  ",唱完整首歌后洗手结束。擦手毛巾应个人专用,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或使用一次性擦手巾。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放学回家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手脏时。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玩玩具后。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接触钱币后。

  (10)吃药、往伤口涂抹药物之前。

  4.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二)个人防护知识——口罩篇

  1.口罩应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

  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

  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

  (6)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或

  N95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毁坏后作为有害垃圾处理。

  3.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口罩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1)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应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2)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掌握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3)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4.使用后的口罩应如何处理?

  (1)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2)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三)个人防护知识——习惯篇

  1.如何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增强健康意识,每天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

  10小时,初中生每天

  9小时,高中生每天

  8小时。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如果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可以用手肘的衣袖内侧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这个动作可以将喷出的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者衣服上,而这个部位较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菌的传播。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

  (3)适量运动,学生每天坚持

  1.5小时的体育锻炼,如原地跑、健身操、哑铃操、仰卧起坐、俯卧撑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2.饮食上需要注意几点?

  (1)保持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主食粗细要搭配,要摄取优质的蛋白质,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适当增量;不要吃过量脂肪或油炸食品。

  (2)每天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量的多喝水,每天不少于

  1500ML。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四)个人防护知识——居家篇

  1.室内空气、地面如何通风、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

  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必要时一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

  20~30分钟。尤其在秋冬天气,别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①酒精: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消毒皮肤可使用

  75%医用酒精;②煮沸:100℃也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过水面。适用于餐具、某些玩具、奶瓶等小件物品;③天然紫外线: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光,杀菌效果不容忽视。适用于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④消毒液:消毒液包括含氯消毒剂,如含氯消毒片(粉)、84消毒液等,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喷壶内即可进行消毒,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面等。

  2.如何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

  3.如何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当身体感觉不适,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就近到医院就诊。

  同学们,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这个寒假一份特殊的经历,改变了你们的生活规律与节奏,却也带给你们不同寻常的体验。这是一次考验,是一次磨难。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时按时完成寒假作业,每天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停课不停学,多读书、做家务、做游戏

  ,积极应对,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宅

  "在家里的假期也同样精彩。

  古浪县高家湾小学

  2020.2

篇四: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

  

  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

  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手册

  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

  2020年3月

  目

  录

  中小学校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1.校长(书记)及校领导疫情防控职责

  2.班主任(教师)疫情防控职责

  3.学校医务室疫情防控职责

  4.校园保安(门卫)疫情防控职责

  5供餐单位工作人员疫情防控职责

  6.保洁人员疫情防控职责

  学生、家长防控须知

  7.学生防控须知

  8.家长防控须知

  中小学校各类场所防控指引

  9.学校出入口防控指引

  10.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防控指引

  11.校内公共场所防控指引

  12.公共卫生间防控指引

  13.职工/学生宿舍防控指引

  14.教工食堂及饮用水设施防控指引

  15.学校医务室防控指引

  16.隔离观察室防控指引

  校长(书记)疫情防控职责

  1.完善组织领导。校长(书记)为学校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机构,明确学校疫情报告人,明确部门及人员分工,落实防控物资和经费。

  2.强化联防联控。学校内建立学校、班级、家长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加强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市疾控中心、街道社区的联系。

  3.加强防控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对师生员工及家长进行个人防护培训。对教职员工进行防控工作制度、流程和技能培训。

  4.制定方案预案。制定学校开学工作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完善其他配套制度。

  5.改善校园环境。组织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全覆盖保洁和消毒,合理设置(临时)观察场所。

  6.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把校门关,谢绝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校园。对进入校园人员检测体温,实名验证,要求佩戴口罩。

  7.避免人员聚集。学校不举办人数众多的现场集体活动,实行错峰上下学及错时就餐、分散就餐。

  8.开展应急处置。及时发现、掌握并报告突发事件。按规范程序采取处置措施,做好善后工作。

  9.加强监督指导。开展校内督导督查,对照各部门、岗位等职责检查落实情况;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定期督查落实情况。

  -1-

  班主任(教师)疫情防控职责

  1.班主任对本班级疫情防控工作负责。

  2.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在学校、班级、家长三级防控工作责任体系中的作用。

  3.班主任本人或指定专人做好晨检和午检工作,做好考勤记录,追踪随访因病缺勤学生,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4.上课期间佩戴口罩,督促学生上课时佩戴口罩。督导学生自带餐具,错峰就餐。提醒学生不聚集、不扎堆,不打闹、不可带病返(入)校。

  5.保证教室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协助专人做好重点场所、重点物品、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

  6.做好学习、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对学生及家长开展个人防护与消毒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7.如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上报校学生处,并按照工作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8.其他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晨、午、晚检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向学生处汇报。配合学生处做好疫情相关工作。

  9.对学校督导组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

  -2-

  学校医务室疫情防控职责

  1.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制定、检查和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2.指导和开展对师生员工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与心理教师共同做好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工作。

  3.指导全校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负责对异常症状人员离开前所在的公共环境和接触部位进行消毒。

  4.组织人员加强对配餐人员、保洁人员、校园保安(门卫)的健康检测,早晚各1次对其进行体温测量、相关症状询问,并做好记录。

  5.汇总掌握本校因病缺课/缺勤情况,发现异常向学校主要领导进行报告。

  6.负责安置在校期间出现异常情况的人员至临时观察点,协助医疗机构将其转运至定点医院。

  7.协助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可疑病例及接触人员的摸排、调查和随访工作。

  8.日常工作时做好个人防护,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好工作服等。接触可疑患病师生员工(密切接触者),应提高防护级别,如穿戴一次性防护服、手套、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9.负责指导和监督学校师生、教职员工做好体温检测、个人防护和日常消毒措施。定期校对体温检测设备。

  10.对学校督导组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

  -3-

  校园保安(门卫)疫情防控职责

  1.严把校门出入关,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2.查验进入校门的师生员工及车辆相关证件,做好进入人员的体温检测、登记,督促进入人员佩戴口罩。

  3.维持校门口及校园正常秩序,加强校内治安巡查,避免出现扎堆、聚集现象。

  4.工作时要做好自身防护(推荐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也可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手套等)每天上岗前要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上岗工作,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禁止带病上岗,须及时就医,并及时上报学校医务室及总务处。

  5.门卫配备必要的消毒用品和设施,对温度测量等常用物品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

  供餐单位工作人员疫情防控职责

  1.供餐单位工作人员须持健康证上岗,每日做好体温测量,并记录。对因病、因事缺勤等原因及时上报管理人员。

  2.规范洗手卫生消毒,着工作衣帽,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3.如发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结膜红肿、黄疸和乏力等任何一项症状,应立即脱离岗位,及时就医。待完全康复后凭医院病愈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4.严把原料采购关,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登记制度,做好物品、食材的出库使用监管。

  5.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卫生。

  -5-

  保洁人员疫情防控职责

  1.做好早、晚体温测量,并记录。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立即脱离岗位及时就医,并及时上报学校医务室和总务处。

  2.工作时要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进行洗手消毒。

  3.每天要对地面彻底清洁消毒1次,对门把手、洗手台面、水龙头、楼梯扶手、厕所等重点部位、区域进行消毒,并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

  4.保持责任区内环境整洁,打扫时间与学生上课错开,每天及时清理垃圾。

  5.每餐后用消毒液对教工食堂地面、餐桌餐椅、门把手、水龙头和工作台面等部位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工作结束后开窗通风,不少于30分钟。

  -6-

  学生防控须知

  1.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了解疫情动态,主动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等技能。

  2.上学出门前要测体温,体温正常才能上学,上下学途中尽量使用公交专线、专车或家长接送,或让(陪伴)学生走路上下学,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3.在校期间要坚持佩戴口罩,不随意摘取。课间、课后不扎堆、不聚集、不串班,减少近距离接触。自带餐具,错峰就餐,就餐时不相互交谈。

  4.配合学校开展的健康监测工作,因病、因事请假时要及时告知班主任,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时要主动向班主任进行报告。

  5.放学后,途中不逗留,不攀谈,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回家后先洗手,自行测量体温、做好记录并按要求报告。

  6.放学后、周末尽量居家,减少走亲访友,不聚餐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参加校外培训机构。

  7.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证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7-

  图1七步洗手法

  -8-

  图2需要洗手的时刻

  -9-

  家长防控须知

  1.向孩子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教孩子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家庭整洁。每天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钟开窗通风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2.在疫情期间减少外出,不带孩子走亲访友、聚会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一律暂停参加线下培训。

  3.每日上学前和放学回家后监测孩子两次体温,做好记录并按要求上报。督促孩子出门佩戴口罩,外出回家后应立即洗手,外套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

  4.孩子上下学途中尽量使用公交专线、专车或家长接送,路程较近的,让(陪伴)学生走路上下学,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教育孩子在上、下学途中,在校期间不聚集、不扎堆。

  5.科学配餐,给孩子加强营养,制订合理的居家体育锻炼计划,注意保暖,保证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6.每天对家庭成员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和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及时报告社区和学校,严禁送患儿上学。

  7.如家庭成员需要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应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共处一个房间时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活动范围;卫生间、生活用品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或做好消毒;严格执行分餐制,多开窗通风,用过的物品和接触过的环境进行随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将此情况及时告知班主任不得隐瞒。

  8.若孩子所在班级发生疫情,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

  -10-

  学校出入口防控指引

  1.在校园门口设置手持式测温枪或免接触式人体热成像测温仪,对进出学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填报《体温检测登记表》,体温正常(<37.3℃)、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对温度测量仪器、进出学校登记使用的笔要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测量体温前须提前校正好测温设备。

  2.对进出学校车辆进行登记和规范消毒。

  3.对与学校工作有关,确有必要入校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检测,检查证件,进行信息登记并限制其离校时间,并由学校工作人员带领至指定地点。

  4.严禁一切与学校教学活动、卫生防疫等正常工作无关的外来的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禁止家长及无关人员在学校门口停留,分散人流,避免人群聚集。

  5.学生放学时,由学生处统一组织调度学生错峰离校。安保人员要保证学校门口畅通无阻,避免家长等人员聚集等待。

  6.体温检测人员、安保人员和学校医务室教师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手套等)每天上岗前自行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上岗工作,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禁止带病上岗,须及时就医。

  -11-

  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防控指引

  每天对教室、办公室进行通风换气,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并保持环境清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登记。

  1.通风换气。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物表消毒。消毒应在学生放学和老师下班后进行。每天对办公桌椅、课桌椅、教辅设备、门把手等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还可以使用75%乙醇、1.5%-3%过氧化氢或含醇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话筒、键盘、激光笔等用75%乙醇、1.5%-3%过氧化氢或含醇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3.地面消毒。每天进行不扬尘的湿式打扫,定期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地。地面有痰迹等少量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及时用一次性卫生湿巾或消毒湿巾擦拭干净,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最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出现人员呕吐时,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有效氯浓度为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有效的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12-

  校内公共场所防控指引

  1.对会议室、图书馆、专用教室等校内公共场所进行通风换气,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并保持环境清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2.学校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停用中央空调。必要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进行消毒。完成消毒程序需开窗通风6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

  3.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要求每批学生使用后消毒1次。完成消毒程序需开窗通风6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

  4.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所有物体表面每天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5.楼道和楼梯间须保持清洁,减少灰尘飞扬,每天进行彻底清洁1次,对楼梯和楼道的物体表面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及时清运楼道、楼梯间垃圾桶内的垃圾,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13-

  公共卫生间防控指引

  1.加强卫生间的清洁、消毒、巡查。卫生间保持清洁干爽,空气流通,提供洗手液,张贴“七步洗手法”图示,保证设施正常使用。

  2.每天彻底清洁消毒1次,并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手经常接触的表面(门把手、洗手台面、水龙头等)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蹲坑、小便池及周边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雾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对呕吐物、排泄物和分泌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蘸取有效氯浓度为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小心移除;受到污染的表面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卫生间清洁工具要做好标识,避免与其他场所的清洁工具混用。使用后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悬挂晾干后分区存放。

  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及时清理。垃圾处理时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至完全湿润,扎紧垃圾袋口,30分钟后按生活垃圾处理。

  -14-

  教工食堂及饮用水设施防控指引

  1.保持食堂空气流通。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

  2.加强物体表面消毒,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门把手、食堂地面、餐桌餐椅、饮水机水龙头和工作台面等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工作结束后开窗通风。

  3.师生自带餐具。为了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餐(饮)具应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餐(饮)具使用后带回自行进行蒸煮消毒;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4.做好饮用水设施定时清洗、消毒。

  5.就餐时加大间隔、分散就餐、避免集中、同向用餐、禁止交谈;

  6.做好卫生防护。餐前必须洗手,在醒目位置张贴“七步洗手法”图示。佩戴口罩进入餐厅领餐,分餐人员须戴帽子、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7.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每日三餐各留样量125g,冷藏存放48小时以备检测。

  8.严把原料采购关,尽量采取定点配送。运送食材车辆必须消毒后进入,测量体温配送人员,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禁止采购活禽,不得提供冷荤食品。

  9.禁止外卖进入校园。集中式供餐单位送餐人员需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企业配餐送餐单位人员入校前进行体温测量,必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15-

  学校医务室防控指引

  1.卫生室管理制度、相关处置流程要张贴上墙,要设置洗手设施。保证防疫物资(消毒用品、诊疗器械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配备充足,对消毒剂做到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2.每天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办公桌椅、诊疗床)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使用75%酒精棉球对体温计、诊疗器械表面擦拭消毒。

  3.每天通风大于3次,每次大于30分钟。按照不少于1.5W/m、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米的标准在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每天下班后,无人状态下连续照射不少于60分钟,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每天专人清扫、消毒卫生室内外的环境并进行登记。

  4.每天医疗垃圾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16-

  隔离观察室防控指引

  1.校内观察室设置在一楼大厅旁的舞蹈室内,属于各活动场所易到达的区域,且采光、通风良好,便于被观察者休息等待,要设立提醒标识,要有专人管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

  2.被观察人员尽量单人单间,如无条件,被观察者相距至少2米以上,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禁止相互交谈和离开房间。

  3.对被观察者应做好安抚工作,待情绪稳定时,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核查体温。

  4.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消毒工作结束后开窗通风。

  5.每天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办公桌椅等)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学生的呕吐物、腹泻物、垃圾、接触过的物品应及时、严格消毒处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6.在被观察人员离开后立即对(临时)观察场所进行消毒和通风。

  -17-

篇五: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

  

  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指导手册

  校园疫情防控手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校园防控手册__市__学校__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应急流程

  严格执行体温检测制度,严密监控并随时掌握教职工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确保及时发现疑似症状(咳嗽、发烧、乏力等)病例。

  各年级、部门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病例,疫情防控联络员、本部门主要负责人立即向校区主要领导和校区疫情防控办公室报告。校区领导、校区疫情防控办公室分别向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和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报告。经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一)在学校发现疑似症状病例1、隔离疑似症状病例,迅速送医院就诊。医疗救护组做好防护,立即将疑似症状病例护送到隔离室临时隔离,将相关情况通知病人家长或家属,然后迅速联系救护车辆将疑似症状人员护送到指定医院就诊,争取尽快确诊。

  2、封闭发病区域,临时隔离密切接触人员。在疫情防控办公室人员指导下,安全应急管控组立即设警戒线、安排专门警戒人员,封闭发病区域,临时隔离密切接触人员。

  3、加强人员管控,禁止人员流动,等待诊断结果。学生应急管控组加强学生的秩序维持、情绪稳定、思想教育等组织管理工作;安全应急管控组加强校门口管控、校园巡查管控等工作。疑似症状病例经医院诊断,如不是新冠肺炎,经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立即解除应急响应,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如诊断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继续应急响应。

  4、立即向疾控中心、市教育局和社区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向疾控中心、市教育局疫情防控办公室和社区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向市教育局领导报告。

  5、根据疾控中心指令和市教育局要求,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安排,各应急小组各司其责,认真做好密切接触人员隔离、流行病学调查、师生管控及心理疏导、病毒消杀、舆情管控引导等相关工作。

  6、疫情结束,经疾控中心和市教育局认定同意,终止应急响应,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职工、学生在家中出现疑似症状1、在家隔离,不得返校,立即向学校报告,迅速去医院就诊。

  2、封闭疑似症状病例所在区域,临时隔离密切接触人员。在疫情防控办公室人员指导下,安全应急管控组立即设警戒线、安排专门警戒人员,封闭发病区域,临时隔离密切接触人员。

  3、加强人员管控,禁止人员流动,等待诊断结果。学生应急管控组加强学生的秩序维持、情绪稳定、思想教育等组织管理工作;安全应急管控组加强校门口管控、校园巡查管控等工作。疑似症状病例经医院诊断,如不是新冠肺炎,经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立即解除应急响应,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如诊断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继续应急响应。

  4、立即向疾控中心、市教育局和社区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向疾控中心、市教育局疫情防控办公室和社区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向市教育局领导报告。

  5、根据疾控中心指令和市教育局要求,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安排,各应急小组各司其责,认真做好密切接触人员隔离、流行病学调查、师生管控及心理疏导、病毒消杀、舆情管控引导等相关工作。

  6、疫情结束,经疾控中心和市教育局认定同意,终止应急响应,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职工、学生家人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1、在家隔离,不得返校,立即向学校报告。

  2、立即向疾控中心、市教育局和社区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向疾控中心、市教育局疫情防控办公室和社区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向市教育局领导报告。

  3、根据疾控中心指令和市教育局要求,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安排,各应急小组各司其责,认真做好密切接触人员隔离、流行病学调查、师生管控及心理疏导、病毒消杀、舆情管控引导等相关工作。

  4、疫情结束,经疾控中心和市教育局认定同意,终止应急响应,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师生健康台账报送途径、流程1、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落实工作责任制,工作细化,分工到人,及时传达上级文件,防疫办及时汇总全校师生当日身体状况,将统计结果上报教育局和分管校长,及时掌握和调整指导防控重点,并协调全校防疫工作。

  2、企业微信平台《泰安市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健康信息日报表》、《泰安市学生健康信息日报表》的维护、填报和催缴工作。

  3、《教职工健康信息日报表(体温37.3°以上)》、《学生健康信息日报表(体温37.3°以上)》的汇总、汇报至学校防疫办和主管、分管校长。

  202_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南

  目

  录

  开学前准备

  一、工作体制机制1.组织领导体系2.联防联控机制3.健康监测体系

  二、防控方案和制度

  4.防控工作方案5.防控工作制度

  三、防控物资和条件6.防控物资保障7.临时隔离区(点)

  8.环境卫生

  四、宣传培训9.宣传引导10.培训演练

  五、返校准备11.校园安全12.开学核验13.返校时间14.教学计划15.小班教学

  开学返校16.返校准备17.途中防护18.错时错峰返校

  19.重点关注人员返校20.入校检测21.开学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同时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新型冠状病毒对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敏感。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高温56℃30分钟),75%乙醇、苯扎溴铵、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开学前一周内学校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集中开展消毒;开学后在疫情存续期间,加强校园室内公共场所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校园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属地疾控部门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室内空气消毒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l小时,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3.化学试剂消毒:房屋经密闭后,以2%过氧乙酸溶液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至60分钟。

  (二)室内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可用有效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使用过氧乙酸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皮肤及粘膜不得直接接触消毒剂,防止腐蚀皮肤。消毒区域应无人,防止因消毒液气溶胶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喷洒消毒后密封30分钟后开窗通风。使用健之素泡腾片时除上面注意事项以外应注意不得和洁厕灵等酸性物质混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四)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密闭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洗手池、便池等每天至少清洗并消毒1次;不同场所的抹布、拖把要专用并有标记,不要混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每天至少消毒1次。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分钟。卫生间地面、墙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

  二、随时消毒

  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日常性消毒。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三、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按照《疫地消毒总则》(GB19193-20__年人或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因为如此,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了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要对它严防严控,免得它继续惹是生非。

  6.什么是疑似病例?

  什么样的病人会被医生怀疑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呢?医生会通过询问病人一些问题、做一些医学检查,明确有没有以下情况存在:

  (1)流行病学史:

  a.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b.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c.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d.有聚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

  a.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b.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如果病人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两条,或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三条,则医生考虑该病人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

  7.什么是确诊病例?

  那什么样的病人又会被医生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呢?医生必须找到新型冠状病毒作案(感染)的证据才能确诊。

  怎么找证据呢?

  方法一: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坏蛋在作案现场被逮个正着,那当然就是感染证据确凿。例如医生从病人的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呈阳性。

  方法二:坏蛋非常狡猾,化了装甚至整了容,外表无法一眼识别,但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我们同样可以掌握犯罪(感染)的确凿证据。例如,医生从病人的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中虽然没有直接找出阳性核酸,但通过病毒基因测序,发现其序列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

  如果从之前我们说的疑似病例身上找到了新型冠状病毒作案(感染)的这两种证据之一,医生就会诊断这位病人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8.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会有哪些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大多在发病一周之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甚至导致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看来,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危重症或死亡病例多为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学生篇——学生如何做好防护9.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要点?

  远离人多拥挤,说话保持距离。

  已知疫区不去,在家好好学习。

  口罩按要求戴,经常把双手洗。

  按时吃饭睡觉,提高防御能力。

  讲究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挖鼻。

  万一咳嗽喷嚏,赶快拉开距离;纸巾肘臂遮挡,用手则不可以。

  揉眼习惯去掉,以免病毒进入。

  病毒恶魔可怕,千万不能轻敌。

  10.如何正确洗手?

  (1)什么时候要洗手?

  外出回家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打喷嚏、擤鼻涕后接触口腔、鼻、眼睛前后——饭前便后——接触垃圾后接触钱币后接触他人后接触动物后传递学习或生活用品后

  (2)

  用什么洗手?

  可以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流动的清水洗手。

  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流动的清水

  (3)如何洗手才能把双手各个部位洗干净?

  需用“七步洗手法”,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以下每个步骤至少15秒。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左右手交换进行;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左

  右手交换进行;大: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左右手

  交换进行;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

  搓,左右手交换进行;腕: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并擦干双手,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4)洗完手用什么擦干?

  一

  次

  性

  使

  用

  医

  用

  口

  罩

  医

  用

  外

  科

  口

  罩

  医

  用

  防

  护

  口

  罩

  及

  以

  上

  颗

  粒

  物

  防

  护

  口

  罩

  洗手之后可以用一次性擦手纸巾擦干或者在干手机上吹干;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双手

  不要碰触任何物件,自然晾干,切忌用毛巾或者衣服擦干。

  11.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口罩的类型你知道吗?

  (2)儿童口罩怎么选择?

  儿童款灰色活性炭

  呼吸阀口罩N95儿童呼吸阀口罩

  儿童款白色无活性炭

  呼吸阀口罩

  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

  家标准GB2626-20__6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

  物防护口罩的产品。

  (3)什么时候要戴口罩?

  外出前往学校、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师生在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可以不佩戴口罩。

  (4)戴口罩应该注意什么?

  戴口罩前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先洗手,擦干双手后再佩戴,避免弄湿口罩。同时,注意佩戴过程中避免手触碰到口罩内面。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应该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内有鼻夹金属条的为

  上方,而口罩浅色面为内面的吸水层,深色面为外面的防水层。佩戴时深色面朝外,用双手从鼻梁开始逐渐往外对称紧压两侧的金属条,使得口罩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严密覆盖鼻子和嘴巴。注意一定要尽量使口罩和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佩戴N95或KN95口罩时,头戴式和耳带式的系带使用方式不同,但后续的调整口罩位置、压紧鼻压条、密闭性测试的步骤是相同的。对于头戴式,应该一手抓住口罩外表面,两根绳子均应置于手背上,将口罩罩住口鼻,另一手首先将下面一根绳子绕过脑袋置于后脑勺下,再将上面那根绳子置于后脑勺上。对于耳带式则分别把系带挂到两侧耳朵上。然后用双手从鼻梁开始逐渐往外对称紧压两侧的金属条,再用双手捂住口罩两边,呼吸检查口罩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则需更换。

  摘下口罩的过程可能会污染双手,摘口罩时应注意不要碰口罩的外侧,摘下后应立即用肥皂洗手或用酒精擦手。

  (5)一个口罩能用多久?

  医用口罩在没有接触明确感染,未变形、弄湿或弄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4小时;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在没有接触明确感染,未变形、弄湿或弄脏的情况下可以反复使用5次。佩戴口罩时,注意不可内外面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口

  罩不用时,应折好放在自封袋中保存,并且应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

  如果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建议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

  (6)儿童使用口罩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方法;老师和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7)在学校应该戴什么口罩?

  学校属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和密闭公共场所,师生均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8)用脏的口罩丢哪里?

  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如果学校有疑似病例,则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装好送到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12.放学放假期间,哪些事我们不要做?

  放学后或放假期间,不要组织或参加同学聚会,不要走亲访友和串门,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乱吃保健品,不要熬夜刷手机打游戏,不要信谣传谣。

  13.在学校我们该怎么做?

  (1)在教室

  戴好口罩坐整齐,认真听课记笔记;交头接耳不可取,悄悄话也要回避;自己座位自己坐,串座走动不可以;课间赶快动一动,室外空气要好些。

  (2)和同学说话时

  同窗好友虽亲密,说话却要有距离;彼此最少隔1米,大约爸爸两手臂;万一咳嗽打喷嚏,快用纸巾遮口鼻;没有纸巾用肘臂,直接用手不可以。

  同学同学对不起,我要马上洗手去!

  (3)课间休息

  下课了,别淘气,开开心心在一起。

  不要打来不要闹,避免人多太拥挤。

  四处乱摸可不好,弄脏双手马上洗。

  (4)卫生间

  卫生间,病菌多,便后冲洗莫忘记。

  垃圾手纸莫乱丢,全部丢入桶子里。

  肥皂流水洗洗手,擦干手后再出去。

  (5)进出校门

  早上离家上课来,下午放学回家去。

  进进出出排好队,人多千万别拥挤。

  (6)放学回家前

  马上要回家,课桌擦一擦。

  书笔整理好,洗手莫忘了。

  (7)食堂吃饭时

  进餐去食堂,口罩也戴上。

  吃饭时取下,别嘻嘻哈哈。

  餐具不共享,分餐保健康。

  吃完赶紧走,尽量少逗留。

  (8)什么情况要报告老师?为什么?

  咳嗽流涕拉肚子,头痛没劲和发烧。

  出现症状立即报,预防传染很重要。

  不报老师不知道,传给别人麻烦了。

  14.上学放学途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能步行,不公交,公交上面戴口罩。

  车上物品少触摸,下车洗手很重要。

  15.同学或家人发热、咳嗽,我们该怎么办?

  在学校,我们要戴好口罩,如果有同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和同学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且协助同学尽快向老师报告,请老师联系医务室

  的医生或者去医

  院排查有没有感

  染新型冠状病毒。

  在没有排除感染之前建议该同学居家隔离。此外,我们还要请医务室的老师对该名同学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比如课桌椅、门把手、书本和文具等。

  如果是家里人发热、咳嗽,自己和家人在家里都要戴好口罩。

  比如爸爸妈妈生病了,这时候就千万不要黏着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注意要和有症状的家人分开吃饭,尽量不要共待一个房间,不共用生活用品,要勤洗手、多喝水,注意适当开窗通风。若是家人有新型冠状病毒的可疑接触史,要尽快去医院排查确诊。

  16.自己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发热、咳嗽,同学们不要紧张害怕,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本来就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这很有可能只是普通的感冒哦。湖南某三级甲等医院统计了从新开发热门诊到202_年2月2日就诊的1025例发热患者,其中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只有15例,约占1.5%,绝大部分为普通感冒或常见流感。若是在学校发现自己发热或咳嗽,请立即向老师和医务室医生报告,在家则应及时告知爸爸妈妈,请他们帮忙协助求治。而且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避免与其他人靠得太近。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勤洗手,千万不要用脏手去抠鼻子或者揉眼睛。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同时也要尽快到指定医院就医,排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明确需不需要其他的治疗和处理。

  另外,发热的时候不要去上学,尽量在家休息,这样既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也可以避免传染给其他同学和老师。

  1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我们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听说病毒恶魔好凶狠,还特别易传染!怎么办啦?想想都好怕!吃不香,睡不着,成天忧心忡忡,我是不是会精神不正常?我仿佛掉进了情绪的“泥坑”,无法自拔!

  告诉你,完全没必要这样担忧!因为这样我们的抵抗力会下降,反而会给病毒入侵的好机会!而且还要告诉你,你很正常,因为很多人都这样。那我们该怎么样让自己尽快从情绪“泥坑”里爬出来呢?

  下面看看该怎么做吧:

  (1)接受情绪(接纳自己):面对严重的疫情,担心害怕是非常正常的,短时间出现一点儿焦躁不安是正常的,因为这种担忧具有自我保护功效,能增强你的自我防护意识。好比城外涌来大批敌军,要冲进城,你还不紧张起来准备应敌,很快你的城堡就会被占领。

  (2)正确认识(坦然面对):敌军来就来吧!你的大脑一声令下,身体各个细胞都会听命,积极应敌。注意关注积极的正能量信息,负面的信息容易使人陷入紧张和恐慌情绪。一定要坚信,在强大祖国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3)正确防护(外紧内松):我们把身体的防护比作

  外层防护,心理的防护比作内层防护,做到外层严格把关,不放一个“鬼子”进门。病毒流行期间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宅家少串门”“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所以如果这一时期需要与同学交流,最好采用电话或网络交流的方式。与同学面对面交流时戴口罩,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做好了外层的身体防护,处于内层的心理就可以放松休息了。

  (4)说出你的担心(学会唠叨,让情绪说话):如果你担心患病的想法过于强烈,甚至影响了你的学习和生活,就一定要说出来,告诉爸爸妈妈或学校(心理)老师。因为诉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法。有时候坏的情绪在心里就像个毒瘤,侵害你的身体,降低你的抵抗力。你藏着不让人知道,它就越长越快。只有及时把它释放出来,你的身体才会轻松。

  (5)转移你的注意力

  (让心情逃跑):有时候心情被很多坏情绪缠绕了,怎么都跳不出来。怎么办?一个字:逃!怎么逃?要安排一些你觉得轻松愉悦的事情做,让自己放松下来。比如找同学电话聊天、听音乐、做手工、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因

  为快乐能有效地缓解担忧的情绪,也许,当你做完这些,你的坏情绪就悄悄地溜走了。

  (6)正

  确对待你的身体

  不适感:如果出

  现皮肤瘙痒、身上起红疹、牙疼、失眠、做噩梦等这些常见的症状,千万不要紧张。它们好比混进城里的几个没多大威胁的小坏蛋,经常出入你的城区,但破坏性不大,不要让它们乱了你的阵脚。先用上面的方法让自己放松心情。如果过于紧张担心,身体也可能会出现紧张症状哦!

  上面教了你那么多办法帮助你跳出情绪的“泥坑”,如果还是不管用,记得请爸爸妈妈带你去医院,找心理专家们聊聊。

  校园篇——校园内如何消毒19.教室和图书馆的桌、椅等物体表面如何消毒?

  (1)用消毒液擦拭:75%的酒精、有效氯为500mg/L(990mL水加大约10mL84消毒液)的含氯消毒剂(氯己定除外,各种84消毒液的配制见后表,注意84消毒液对棉、金属等有腐蚀性)。

  (2)用含酒精的医用消毒纸巾擦拭。

  20.食堂如何消毒?

  (1)食堂空气消毒:具体空气消毒方法见0.1%~0.2%的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用药量为150~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__~300mL/m2,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每日两次。

  (3)餐桌椅:可用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每天三次。

  (4)餐具用品:餐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或

  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使用远红

  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30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于不具备热力消毒条件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餐具可采

  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0.5%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晾干保存备用。

  (5)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合保存,避免肉类生食。

  (6)食堂人员要求戴口罩、帽子,按要求随时洗手。

  (7)就餐人员:进入食堂要求戴口罩、洗手(流动水或含酒精的医用免洗速干手消毒液),在临近吃饭的最后一刻取下口罩,避免面对面坐,少讲话,错峰就餐。

  21.办公室如何消毒?

  (1)办公室的空气:具体空气消毒方法见剂,配制成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溶液擦拭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29.食物如何消毒?

  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12mg/L的臭氧水冲洗60~90分钟。如有疑似或确诊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需煮沸30分钟,或用20%的漂白粉乳剂、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过氧乙酸成品有效含量为16%~20%,应按照所需浓度和溶液量,以“稀溶液浓度×稀溶液量÷浓溶液浓度”的公式来计算原液用量。如欲配制0.3%的过氧乙酸液1000mL,应取18%的过氧乙酸原液约16.7mL,加水至1000mL。要保证使用时的浓度,最好随用随配。84消毒液不同浓度配制方法见下表:

  84消毒液的配制

  百分比浓度

  浓度/(mg/L)

  比例

  浓度

  加消毒液/mL加水/mL总量/mL0.025%2501:20__599510000.05%5001:1001099010000.1%10001:502098010000.2%20__01:254096010000.5%50001:1010090010001%100001:520__80010005%500001:1100001000教师篇——学校老师做什么30.开学前后老师与后勤人员需要做哪些防护工作?

  开学前

  (1)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2)保

  证各类公共卫生

  设施完好,可适

  当增加流水洗手设施。有条件的备洗手液和一次性擦手纸或干手机。

  (3)配备电子体温枪,做好学生假期出行情况及身体状况的摸底工作,疑似感染者不得入学,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准

  备足够的消毒用

  品、口罩等,在

  所有场所放置洗手液、一次性纸巾、垃圾桶、垃圾袋等,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5)

  校园可以张贴一些疫情防控标语,引起学生的重视。

  (6)

  以下10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科普宣传标语,可供选用。具体如下:

  野生动物没有罪,捕食染毒害人类

  口罩垃圾分类管,乱丢也成传染

  不集会,莫串门,疫病传播不认人

  有伤口,勿暴露,防止病毒口鼻入

  胳膊肘,捂喷嚏;电梯挤,走楼梯,出入办公把手洗

  居家通风不待客,公用消毒私用洁

  戴口罩,勤洗手,科学防守;不扎堆,不传谣,理性防范

  按钮柜台常接触,快速喷洒来消毒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定除疫患,万众一心共送瘟神

  开学后

  (1)做好学生的防疫知识培训及宣教工作。

  (2)保持教室内通风良好并注意保暖。

  (3)每日对课桌椅、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用有效氯含量

  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4)要求校内人员在室内每日戴口罩,直至疫情被有效控制。

  31.开学时如何给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学校开学前,先给所有老师进行培训,然后由班主任给各自班级的学生培训,这是特殊时期开学的头等大事。培训可以采取PPT讲课、视频学习、广播、知识竞答,或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也可以开展戴口罩、洗手操作示范教学等。

  32.疾病流行期间如何进行就餐管理?

  学校就餐时间可以分时间段、分班次、分批安排就餐,也可以由食堂做成盒饭分送到各个班级,避免因拥挤增加病毒传播机会。

  可以让学生自带餐具,自我保管和进行清洁处理,严禁学生交换食物。严格进行餐具、食品、环境、家具等消毒。

  33.老师批改作业时该如何做好防护?

  特殊时期若条件允许,建议尽量借助网络媒体形式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减少通过纸质作业本传播病毒的概率;若条件不允许,则需要在批改、接触作业本前后进行严格彻底洗手并用酒精擦拭双手,批改作业时佩戴口罩。

  34.教职工上班途中如何做好防护?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推荐访问: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 中小学校 肺炎 疫情